马列原著宣读题型(注意:这次增加了一个论述题,考试时还是考两个论述)判断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包括原著中的原话。看看以下两文(当然,其他所学章节也要看一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内容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思想二、原著名句1、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三、简答1、简述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2、怎样理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书名?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四、论述1、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幻想改良道路的哲学表述?2、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3、在被马克思尖锐批判过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而在依据其理论建党建国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却被不少人认为“已经过时”。针对当前人们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的种种误解,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注:2与3题主要内容大致相当,但文字表述会有所不同,在这个细节处可以考察答题者的思维的缜密性和文字表达能力,大家自己体会。当然,如果考试的话,只会选择其中之一)4、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异化现象进行了怎样的批判与反思?他们的批判与反思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5、论述马克思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出发、通过费尔巴哈这个中间环节建立起自己的新哲学的。(此次增加此题。因为上次漏掉了此题)判断正误二、原著名句1、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这句话说明社会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性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无限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1)社会历史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的结果,但人的目的和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都要受到社会存在及其规律的制约。(2)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有预期的,但它实际产生的结果却不是或至少不全是预期的。(2分)(3)尽管人们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历史合力的结果。(2分)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这一论断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其自然存在中生而就有的东西,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属性。(2)整体性。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要认识人的本质,就不能孤立地、片面地从某一种个别的社会关系中,而必须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中去把握。(3)历史性。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但它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3、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句话说明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质和真实意义就在于它有力地批判了那种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1)人的思维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也就是说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在黑格尔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认识也处在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终极真理。(2)人的行动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就是说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是无限发展的,没有绝对不变的状态,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按照黑格尔的辩证发展思想,历史是人类实践行动的结果,历史发展决不会出现最终的理想状态。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句话说明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要求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在于主观见之于客观,因而能够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加以比较。(2)实践标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绝对性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拿到实践面前、并通过实践的检
马列原著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