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名仕讲坛2013七夕蔡厚淳教授讲陆游与钗头凤.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陆游与钗头凤》讲座序引: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大丈夫。鲁迅先生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不仅是中国人的情感。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话。中国古代评价真正的男子汉:“侠骨柔肠,剑胆琴心。”一个人在他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他还记得三件事,那就称得上大丈夫。陆游做到了。他生命中最后的诗篇一是写给唐婉的:“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二是写给儿子的。陆游一辈子贯穿着两条线:一条是对自己祖国的深深的爱,一直到死都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第二条线是对他结发妻子唐琬的深深的爱恋与思念,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的结束。今天,我将顺着这两条线和大家一起来回忆陆游与唐婉,一起来品味人生。陆游与钗头凤主讲蔡厚淳一、关于陆游:(一)生平简介:陆游(1125——1210)2013年他888岁。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祖父陆佃,官至尚书左丞;父陆宰,官至京西路转运副使。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在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特别是他父亲)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救国。陆游12岁即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喜论恢复”,为秦桧所黜。桧死,绍兴二十八年(1158)入闽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33岁)。绍兴32年(1163),孝宗继位,陆游被赐进士出身(38岁)。乾道6年(1170)入蜀,任夔(kuí)州通判。(45岁)乾道8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47岁)1174年,陆游调荣州(四川荣县)摄理州事。(49岁)淳熙二年(1175年)(50岁),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游入川前后8年。淳熙十二年(60岁)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64岁以后的20年,陆游长期闲居农村。嘉定二年(1210年1月26日)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5周岁。(二)陆游是留诗最多的古代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一生著作丰富,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人。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从少年到中年(16——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入蜀以后,到他罢官东归(46——64岁),前后近20年,存诗约2500首。这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64——85岁)亦有20年,现存诗约6500首。其中依然有大量诗篇表达其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还有一些作品则表现出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三)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许多诗篇都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陆游感人的爱国诗句比比皆是,随便举几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在《书志》一诗中,他甚至表示,生不能歼敌,死了肝心也要化为金铁,铸成利剑,来除佞臣、清妖孽:“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诉衷情)死前两个月,他写下了他生命中最后的诗篇—《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父亲对儿子的临终嘱咐。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不忘因外族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立即告诉他胜利的好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梁启超《读陆放翁集》题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四)陆游是我国历史上难得的长寿诗人陆游享年85周岁,是我国古代很少有的长寿诗人。他不仅长寿,而且健康。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他70岁以后仍能“蝇头细字夜抄书”,他觉得“身安心泰”是真正的“却老方”。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老人动脑动笔,心有所乐,神有所藏,自然延年益寿,,这是很有道理的。他80岁以后每年还能作诗400余首。究

名仕讲坛2013七夕蔡厚淳教授讲陆游与钗头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