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如何引导古诗的意境————《元日》课例研究报告龙凤桥小学刘霞一、课例研究背景古诗文可是说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教学古诗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出其中的感情。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二、教学规划和方案(一)学情分析《元日》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这样为学生理解这首诗作好了铺垫。(二)教学规划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体会诗句的美。2、通过板画贴图帮助学生理解“入屠苏”“爆竹”“新桃换旧符”的含义,进一步体会诗人写元日热闹,高兴的情感。3、抓住“暖”字进行延伸教学,教会学生咬文嚼字,激发学生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1、学生预习不充分。2、赏析诗句,采取的朗读形式要多样化。3、未能较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发言不够积极,学生没能有更多机会自己说自己谈。4、问题的设计及引导还需细加锤炼。对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以学生为本,而并非借鉴参考书。四、检讨教学成效1、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抓住诗眼悟诗情。2、引导学生学习诗司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已读诗,结合注释和上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正确诗句的意思。4、咬文嚼字学推敲,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闪现创新的火花。5、在教学中要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联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五、附录《元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查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 通过查资料自学,体会诗人的表达思想感情。品味欣赏“绿”“还”等字在诗中的作用。【课前准备】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辅助用具。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插图。【课时安排】 1课节。【教学过程】(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