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北有高楼.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北有高楼》
一、学习聚焦
1、本诗何以能够当起“五言之冠冕”之称?
2、体会本诗中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
二、《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的产生
汉末诗坛
《古诗十九首》的结集
三、文本详析
“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
作者的思想情感过于深厚和丰富,一切凝炼压缩在想象中,避实就虚,完全从空际着笔,创造了缥缈空灵而又能够真实反映生活的艺术境界。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三、文本详析
作者并未对弦歌人作正面描写,而是运用高妙的艺术手法,通过间接的、侧面的暗示,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
四、深衷浅貌的艺术奇葩
《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
——谢榛《四溟诗话》
泣鬼神、动天地。
——胡应麟《诗薮》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四、深衷浅貌的艺术奇葩
“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1. 形象性
2. 概括性
3. 音乐性
四、深衷浅貌的艺术奇葩
中国诗歌由民间文艺发展到文人创作的黄金时代中的一个过渡时期。
《十九首》所特有的“温文淳厚,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四、思考与讨论
,主人的确实身份,你认为这种工作的意义如何?
《浣溪沙》手法及效果的异同。
《琵琶行》关于音乐描写的异同。

西北有高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