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谐盛世图E-图文:中华和谐盛世图官方网站音乐:万水千山总是情收集制作:五峰山人《中华和谐盛世图》画卷简介《中华和谐盛世图》诞生于公元2009年11月18日,建国60周年之际。画卷长120米,取意于60之不断成倍数字,象征建国60年来成果之丰硕;高90公分,取意于国运长久之“久”的谐音。 《中华和谐盛世图》选取中国传统水墨画写意的表现技法,色调淡雅统一、生动淋漓,具有文化象征意蕴。生动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人文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之景象。 中华开国五千年,历史盛世无数次。如大汉时期的文景之治、(汉武帝)昭宣中兴,盛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唐明皇)开元盛世等,均未留下旷世杰作。宋代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也仅仅体现了开封市的人文市井风情,无法全面展现大宋版图的整体发展状况。清康熙帝六次南巡,给地方财政和天下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其留下的《玄烨南巡图》,及乾隆时期耗费巨资修建的圆明园和传世的《圆明园四十景图》等长卷更是无法比拟《中华和谐盛世图》。 《中华和谐盛世图》由60位技法趋同的实力派国画大家精心创作,并签章提款。这60位艺术家既有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国画大家,也有来自港、澳、台和旅居海外的国画名家代表。创作过程中做到专人专画,不同特长的画家既相互配合,又各展所长,在注意色调统一、技法统一的同时,做到既宏观把握,又单面独到、笔笔精良。 《中华和谐盛世图》集当代诗书画印最高成就于一身,其本身即是新中国60年来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繁荣向上的印证。纵览画卷全图,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寓意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 《中华和谐盛世图》是当代中国唯一一幅以全景式艺术形式展现中华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的宏篇巨作,在中华5000年历史长河中,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前所未有的,为后人全面考证公元2009年社会人文状况提供了可靠依据。这是中华民族的旷世杰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体现。北京现在,我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首都北京。沿着西长安大街,我们看到了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等北京市的地标性建筑。我们又看到了天安门前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北京啊北京,我们的红心和你一起跳动,我们的热血和你一起沸腾,你迈开巨人的步伐,带领我们奔向美好的前程。祖国啊,您的伟大复兴就在美好的明天!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庄严的乐曲,报道着祖国的黎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天,北京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在画卷正中,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是新中下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牺牲、争取独立自主的决心和勇气,在今天,她为中国的民主、文明和富强写下了更加壮丽的一页。画面上,56个民族的青年人正在欢庆祖国60华诞。沿着北京南北中轴线望去,可以看见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空间的距离,串联起时间的长度,从1949年到2009年,60年的伟大征程,塑就了今天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面,在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中,中国更是以积极而富有影响力的身影,赢得了世界的瞩目。画面向右侧延展,可以看到北京城市建设的新面貌,立交桥纵横交错,城市中央商务区鳞次栉比。“十一五”期间,北京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高速发展,全市累计投入2260亿元发展水、电、气、热、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北京的面貌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使北京人民的生活获得了更大的提高。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国贸中心、京广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这是首都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的新标杆。北京,承载着中国人心中永恒的信念,汇聚着声声祝福的万语千言。北京,她的美好和风光,激越起我们对中方公里丰饶土地的崇敬和祝福。崇山峻岭、大河汤汤,空天壮阔……沿着山海关、北戴河,我们看到了和谐兴盛的河北省景象。河北,处在华北、渤海之滨,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画面上,西柏坡,这个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曾经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向我们回溯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光荣历程。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如今,西柏坡正向着现代化迈进,而西柏坡所流淌的革命精神,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们向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前进。看画卷中的冀中平原商品粮食基地和河北现代工业城,它们显示着河北省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豪迈决心。,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经过改革开放31年的发展,河北目前也已形成了以煤炭、纺织、化工、建材、电子、医药等十大产业为主体、布局合理的工业经济结构;覆
中华和谐盛世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