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的采集加工及炮制研究概况沈嘉茵,袁旭江,刘波,朱盛山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对蟾酥的采集加工和炮制等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对目前在蟾酥的制取和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蟾酥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和思路,以有助于蟾酥加工规范化。关键词:蟾酥;采集;加工;炮制蟾酥是蟾蜍皮肤和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有着很高的医疗价值。其在我国分布广泛,产地有河北、山东、四JlI、湖南、江苏、浙江等,辽宁、湖北和新疆等地亦有出产。由于产地众多,蟾酥有多个别名。其最初记载名为“蟾酥眉脂”?;后在《日华子本草》名蟾蜍眉酥;至《本草衍义》方名蟾酥。到近代有蛤蟆酥、蛤蟆浆等俗称,书中记载蟾酥为同属多种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到了现代,《中国药典》Is]规定其来源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蟾酥入药广泛且有毒,入药需经加工炮制,故其来源及加工炮制不同,功效亦应有差异。本文将自古到今对蟾酥的采集和加工炮制等方法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为蟾酥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和思路,以有助于蟾酥加工规范化,并为蟾酥在关于强心、抗肿瘤等方面的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采集季节蟾酥产地众多,不同地方对于蟾酥的采集加工方法存在差异。就蟾酥的采收期则有多种说法:袁敬。。提出可以在“立春”至“惊蛰”和“秋分”至“立冬”进行,由于这季节天气还比较冷,蟾蜍聚集在水中,易于捕捉。高本刚提出从立夏到秋分这段时间是采制的最好季节。丁欣芳等还认为蟾酥浆的采集时间可在每年的4~10月。出现不同的采集时间,可能是因为调查者只是对于其调查当地的采浆情况而提出的。而实际上,不同的地方,气候各异,蟾蜍的生长习性也有差异。长江以南,蟾蜍每年4月开始繁殖,5—9月则可以采浆,而其中7~8月是高峰期。华东地区有的采浆于4月份开始,延迟到9月份结束。一般来说,在蟾蜍繁殖季节外的任何时候均可以进行采浆,但应根据气温和蟾酥活动情况而定。蟾蜍是两栖动物,一般在寒露后蛰伏水底越冬,清明节前后浮游水面产卵,芒种期间上岸,当其从水中爬上陆地后,由于生长环境的变化,为了适应干燥条件,其耳后腺及皮肤腺就会不断分泌出浆液来润湿皮肤,防御外侮。所以在这个情况下采集蟾酥浆是最适合的,通常是每年6—7月份。而且这期间的蟾蜍饱食终日,浆液最足,品质也最佳。若过早或过迟采浆,蟾蜍的营养补充不足,体力欠佳,常出现蟾酥鲜浆浓度稀薄,折干率低,从而影响蟾酥的质量。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有限,有人通过养殖蟾蜍来制取蟾酥,实行“养蟾取酥”lJ,通过捕抓野生蟾蜍后进行人工养殖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保证蟾蜍的营养供给,保证蟾酥的质量。可见,不同的地区气候和水土环境各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蟾蜍的生长状况,从而对其分泌的蟾酥浆的质量也会有所影响。因此,对于何时进行蟾酥的采集是一个首要考虑的问题。2采浆方法合理的取浆方法很重要,一方面保证蟾酥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从古到今,历代文献对蟾酥制取加工方法的记载也各不相同。蟾酥的制取方法始见于宋?寇宗爽《本草衍义》:“蟾蜍眉间有自汁,谓之蟾酥。以油单裹眉裂之,酥出单上,入药用。”到明?陈嘉谟《本草蒙筌》”记载了制取加工时的注意
蟾酥提取及加工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