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M]历史和三家子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
作者: 金启孮
统一书号: 11093-47
页数: 119
定价: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81
图书简介:
《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德国汉堡,1984年),是首次对保存现代满语的满族聚居村屯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成果,他不仅把满洲尚存的满族村落公之于世,而且抢救了被学术界认为早已不复存在的“活的满语”这一文化遗产。1984译为德文出版,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书为作者金启琮通过实地调查后所写的一份有关满族历史与生活的调查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为了了解满族的社会历史情况,于1961年8月随同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所组成的调查满族语言的工作小组奔赴满族聚居的黑龙江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屯,进行实际调查,历时十余天,将搜集到的资料,断断续续用了10年以上的时间,经过研究、辨别、选择、整理,又经过三次修改而写成了这部著作。作者在《前言》中说,对调查所得之资料,“都曾与过去有关记载和我个人所知满族风俗、习惯对比印证,然后才写入本书。对已选取的资料,均采取审慎态度,除了作一些必要的加工外,完全忠实地保持当地所见所闻原样。”因此这是一部活的历史资料与科学研究之汇集。该书图文并茂,历史记载与现实调查相比照,传说故事与文献资料相印证。分析、比较、研究、考证融为一体,所以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调查研究专著。该书除《前言》外,正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实物图”,共12项,为三家子屯满族旧式与现实居住之屋舍图,用具(如捕鱼用的“鱼罩”、草辫、摇车)及过去祭祀用的木制香炉碗与拈香碗等。图以白描,线条清晰、明确。并有说明,时有分析、考证。如“满洲式老屋北炕上炕粮的粮炕(在小门内)”图的文字说明:“特点:①小门黑漆,上贴红纸,书黑色‘福’字;②糜子收获后,经过锅蒸,然后贮存于小门内炕上,用炕去湿气。参考:《黑龙江外记》卷八:‘黑龙江土脉宜糜子,糜子粒如谷,子微大,赤黄色,煨以热炕,然后碾食。’
”“过去满族祭祀时用的木制香炉碗”,图之文字说明:“满族祭祖祭神例用木制香炉。北京满族因受汉族影响早已改用铜锡五供。惟三家子屯仍沿满俗保存有木制香炉,称‘香炉碗’。过去祭祀时,每香炉中插香三炷。亦与北京不同。”
第二部分为“社会历史概况”。以下分四项,分别介绍该屯之地理位置与形势图,历史与现状、经济生活,以及满族的风俗、习惯。均按历史与现实的比照分析法对调查之内容加以归纳整理,以去伪存真,突出其科学性。如“三家子屯的经济生活”一节说:“三家子屯的老年人传说:该屯满族很早就以游牧为生。我以为这个传说不很可靠,或者他们指的是牧放马匹。因为:①满族人一向不以游牧为主,与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是确区别的。②三家子屯是由萨布素部下的水师所开辟,移驻的水师后来兼习步兵、骑兵训练和承担驿递事务,户户养马完全可能,而且嫩江沿岸水草丰美也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他们说的游牧,实际上是牧马,后来也养牛。现在三家子屯附近还有当日的马场,也可以用来作为旁证。西清《黑龙江外记》中说:‘齐齐哈尔羊草畅茂,马食辄肥,……故养马最易。’《卜魁城赋》中也说:‘所畜惟何?首重乎马。’就是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确凿的证据订正了调查所得材料之误,足见该书写作之科学与严谨。

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M]历史和三家子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