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估总结第一章心理评估绪论名词解释心理评估:是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评估对象的心理品质或状态进行客观的描述与鉴定心理诊断: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功能水平和心理活动状态,主要目的是了解心理异常的程度和性质,以判断有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评定:在心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实践中,常常依据一定的程序和语意定义对个体行为或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予以量化,这个过程称为评定。评定分自评和他评共情:指能分享他人的情感,或者说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感填空心理评估的特征:间接性、相对性和互动性心理评估的过程:评估阶段、搜集资料、资料解释和报告评估准备包括:阅读申请、决定评估的内容、确定评估的目的、选择作决策的标准和拟定计划评估的目的有:诊断、筛查、预测和进程评价决策的标准有:常模标准、自身参照标准和专业标准资料来源于:评估对象、知情人、文字记录资料的搜集方法是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其他方法等心理评估者的职业道德有态度严肃、尊重评估对象和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评估者应具备的条件,即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人格特点、智能水准和社交技能1869年高尔顿出版的《天赋的分类》,其贡献是引起了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将统计学方法用于心理测验1890年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程序》,率先使用“心理测验”这一术语。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量表是斯坦弗-比奈智力量表,他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智力的鉴别进入了数量化的阶段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经典测验理论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50年代以后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并存的现代测量理论阶段心理评估工作的新趋势:一是加强心理评估工具对各种潜在认知加工成分的评估,: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法则,::是指测验编制与实施等所遵循的一套标准程序,:是指被试需在相同施测条件下接受测验,其中包括测验指导语的一致,:::是按照标准化样本中大量测验结果制定的、有一定单位和参照点的、:是事物属性或类别的一种量表,:是对事物进行排序所形成的量表,其特点是即没有相等的测量单位,又没有计算时的绝对零点10等距量表:是一种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的量表,但它却没有计算时的绝对零点,:是一种既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是指标准化样本上的某种测验分数的分布,如以平均数为参照点来解释时,:是按随机的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研究个体作为样本的方法,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以某个随机数字为起点,间隔一定单位抽取的样本,:若先按照有关标志把总体分为若干层次,再在每一层进行抽样,:是指以群为抽样单位进行抽样的方法,例如以班级、::是指儿童的身心特质按照正常途径发展所处的发展水平,包括发展顺序常模、:包括百分等级常模和百分位数常模,:是指一群分数中低于某分数所占的百分比,基本计算公式为26页,R表示顺序,:是指某一百分位置上的某个分数的多少;:是以标准差(sd)为单位所表示的观测分数(x)与其平局数(X)的偏差,用符号Z表示,:一般是由观测分数、:是以图形的方式表示测验分数转换关系的,::表示真正特质水平的分数,这种分数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又称稳定性系数,采用的是重测法,即我们用同一份测验对同一组在不同的时间测试两次所得的结果的相关系数。重测信度越高,说明测量的结果越一致、:又称等值性系数,
心理评估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