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参赛选手潘远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2、过程与方法:(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2)读中感受美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性美(3)发现“生活之美”:体会作者于小事中发现美的方法找寻生活中的美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句的优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重、难点(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初次见面,我非常高兴能和我们虎台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请看——(出示情境图)这是一个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这个地方美不美?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板书课题(在书写的时候,我们力求做到横平竖直,就像做人一样堂堂正正。注意搭字右边上面是草字头下面一个合字,相信你们一定会记住的。)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搭石二、问题导入,披情入文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搭石吗?(学生略)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出声读,可以默读,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读,但一定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师:孩子们,老师刚才聆听中发现很多孩子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知道你们已经走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了。那谁能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他找到的句子。)生:读找到的句子。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师:同学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师:“挽裤”是什么意思呢?生:卷起裤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挽裤”是卷起裤腿的意思?(看图、查字典、生活中理解等)师:这个“裤”谁来观察一下,为什么是衣补旁?(跟衣服有关系)这个字看似简单,写起来却不容易。首先注意左窄右宽,其次右边的竖撇要写舒展。请在田字格中练习写两个。教师巡视,提醒孩子们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三个一”。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1:脱鞋挽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2:脱鞋挽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3:脱鞋挽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4:脱鞋挽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挽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挽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师:幸亏有了谁,让家乡的人们不再麻烦,不再辛苦?生齐:搭石师:了解了这些,让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师:读了课文,在作者刘章爷爷的眼里,搭石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三、品读文本,感悟画面美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一块去走走搭石吧。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3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让你感觉到画面美的句子。再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说说你为什么觉得美。(生静静地默读、圈划)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课件出示语段)你为什么觉得这几句话美?说说你的感受。生:人影绰绰师:你的读音非常准确,人前鼻音,影后鼻音。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略。师:绰是一个不常见的字,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你能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绰是什么意思吗?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生:C形容姿态柔美。师:那人影绰绰怎样理解呢?生:人很多,影子表现出姿态非常美。师:那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画面美?生读。师:还有谁从这段话中读出了画面美?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画面的美?生:清波漾漾师:你注意观察了没有,这四个字有共同之处,都是——生:三点水旁。师:说明跟什么有关?生:水。师: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样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搭石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