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的一些思考.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的一些思考为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去年9月起,中央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笔者随督察机构督导核查了解到,清理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对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非农设施,明显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坚决退房还地,对直接用于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超标看护房或农业设施抓紧规范,成效明显。然而,也有一些观点担忧,加强监督和管理会打压休闲农业发展,遏制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能力。这种担忧,归根结底是对中央开展清理整治行动的“良苦用心”理解不深、不透。“大棚房”问题是一些工商企业或个人借建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建设“私家庄园”、别墅、休闲度假设施、商品住宅等非农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改变农业生产功能,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从事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粮食生产的,经营者必须按照协议约定使用土地,确保农地农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也强调,设施农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大棚房”问题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直接触碰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底线,任凭其蔓延,将对耕地保护造成重大冲击。“大棚房”等设施农业违法违规项目套取国家农业资金补贴,违背了国家支持农业转型升级提档的初衷,且大部分项目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建设,增加建设用地控制总量,造成土地供应结构和布局失衡,扰乱了正常的建设用地供应秩序。类似问题如不及早清理整治,还可能形成不良“示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政策期待效应,给工商资本下乡不规范运作提供空间,形成违法用地趋势,处理不当将对土地管理秩序和农民利益造成巨大损害,部分隐患项目有可能演化成利益涉及广泛的社会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不少类似违法项目打“擦边球”,挤占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空间,危及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落实中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整治“大棚房”恰恰是正本清源之举,是为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更规范地发展。须知,国家鼓励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但创新不是漠视已有法律法规的理由,更不是突破法律法规的“挡箭牌”。当然,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在清理整治行动中存在工作方法简单化、“一刀切”现象。督察发现,有的未准确把握“大棚房”和大棚的关系,往往一拆了之;有的不仅将“大棚房”拆除,对种植大棚及农资库、园区道路等也进行了拆除,导致部分农业生产基地设施不全,有的甚至将“可能成为‘大棚房’”的农业项目大棚骨架也进行了拆除。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存在对国家出台的设施农用地等相关政策学习不够、把握不准等情况,因地制宜完善设施农业相关配套政策、指导本地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主动性有待强化。对此,笔者认为可从政策完善、分类整治、后续监管等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支持和指导,真正确保农地农用,遏制“非农化”现象。深入分析设施农业项目违法违规的类型和特点,加强对地方清查整治工作的指导。设施农业从生产方式上看,既有简易大棚温室等传统生产方式,又有连栋智能温室等现代化生产方式;从问题表现形式上看,既有严重的“大棚房”问题,又有各类农业设施超标、不规范

关于“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的一些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