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微笑了吗?
摘要
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笑口常开,这样才能赢得满堂春风,这样既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罗曼•罗兰曾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有人将微笑称做是“世界语”,这是不无道理的。微笑是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体态语,她就像一缕晴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她是一幅令人心悦神驰的画卷,驱逐人的烦恼。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更需要教师把这片温馨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微笑;作用;做法
一、引言
微笑是一种亲切的语言,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柔和的阳光,温暖别人,明朗自己;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的音乐,能调节紧张的气氛;微笑是心灵相通的七彩阳光,可融化你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灿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换句话说,微笑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水分一样重要。
微笑的分类
同样是笑,可以分为很多种。根据微笑的不同变化所寓意的内涵不同,我们把微笑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种类:
(一)表示兴趣
它的基本状态是眉毛轻扬、嘴角向上,鼻孔开合程度正常、微笑。这种表示兴趣的微笑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这是对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活动给以关注,而这种关注不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重视,而且含有鼓励、褒扬。
(二)表示满意
它的基本状态是眼睛略闭,嘴角上翘,浮出微笑。这是一种带有评价意味的面部表情。例如:看学生的精彩表演或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非常准确圆满,脸上便出现了这种微笑。
(三)表示亲切
它的基本状态是双目微咪,嘴角微翘,面容微笑。这种微笑无特定使用要求,应用面极为宽广。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谈心交流以及师生日常交往,教师都应常常使用这种微笑。亲切的微笑是与学生建立并保持“心灵的接触”的前提条件,是进入学生情感世界的“通行证”。
三、微笑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畏难紧张情绪
教师的微笑——微笑是一缕阳光,能温暖人的心灵;微笑是缓冲剂,能舒缓紧张的对峙。对教师而言,微笑能在我们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情感交流、师生互动的桥梁。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老师带的班上有个叫李强的孩子,上她的课几次都分神,而且作业也没按时完成,老师勃然大怒,罚他抄十篇美文,没效果,请家长,谈心都不起作用,怎么办呢?老师发现其实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虽然成绩不怎样,但一直都想学知识,只是基础不好,又不自信。老师找出他的弱点,就提问他简单的问题,尽管他刚开始答不好,老师也总是微笑着耐心地倾听,还不时地点头。可能微笑给了他鼓励,使他渐渐地有了自信。有一次在抽查文言文背诵时他举手了,老师让他试着背,他开始很紧张,可老师一直微笑着面对他,用眼神鼓励他,他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时,老师在班上抓住时机进行了表扬,让同学们用掌声给予鼓励。这之后李强的进步很大。不可否认,严厉管教在很多场合都能起效果,但微笑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课程提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试想,教师板着脸孔,让学生“洗耳恭听
”,其结果是学生在抑郁中
论文-我今天微笑了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