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大者
著名医学家吴英恺院士简介
吴英恺院士的生平
1910年5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满族
1933年毕业于沈阳(时称奉天)原辽宁医学院
1933年至194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
研究生、助教、讲师
1941年至1943年在美国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进修
胸部外科
吴英恺院士的生平
1944-1946年组建重庆中央医院外科并任主任
1946-1948年组建天津中央医院外科并任主任
1948-1950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教授
1950-1956年任中国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
主任教授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所胸外科专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任院长兼外科主任
1958-1980年组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并
任院长兼外科主任
吴英恺院士的生平
1962-1980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所长
1980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名誉所长
1981年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外科教授
1981-1987年组建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
并任主任
1984-1987年组建北京安贞医院并任院长
1987年任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3年11月13日因病去世
吴英恺院士193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
吴英恺院士1953年参加在朝鲜成川举行的抗美援朝总结会。
晚年时期的吴院士依然辛勤工作
吴英恺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
1940年春(时年30岁)作为第一术者,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例食管癌切除及胸内食管-胃吻合术,翻开了我国食管癌外科新的一页。
1941年至1943年在美国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进修胸部外科期间,用整形外科包扎技术于胸廓成形术,取得了120例次胸廓成形术无一例化脓感染的优异记录。
1945年,成功地
完成了我国第一
例动脉导管未闭
结扎术,这是我
国心脏外科的先
声。
1947年主持完成
了我国第一例慢
性心包炎心包切
除术。
吴英恺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
在食管癌的研究方面,吴英恺院士结合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X线诊断特点,提出了食管癌病理分型的概念,以后又提出了四期分类法及多点来源的病理学理论。
八十年代初与黄国俊教授合著《食管癌和贲门癌》一书是国际上公认的食管癌的权威著作。
1982年与黄国俊、邵令方、张毓德和林训生教授等联名,以我国1940-1980年《食管癌研究及外科治疗进展》为题,在美国胸部外科学会上做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高度的赞扬。
医之大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