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乌托邦》作者介绍: 1959年2月生。建筑学硕士。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高级建筑师。国 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1983年重庆建筑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助教 1986年--1987年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建筑师 1988年--1990年重庆建筑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讲师 1991年--1992年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建筑师 1992年--1999年重庆建筑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深圳华渝建筑设计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2000年--2002年重庆大学教授深圳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建筑师 2003年---深圳汤桦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汤桦教授工作室教授建筑观: 建筑学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化技术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大众对建筑的一般性理解之外。它绝不可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艺术。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由于其专业的技术性,使得建筑学在我个人的理解范围内成了一个难以用其他的理论话语对其进行定义的专业。因此,我愿意借用路易·康的话,,“建筑是。”而作为建筑师,我更愿意以一种工匠的方式去谈论建筑,,而不是将建筑架空到一个宏大和空洞的层面去认知。于是,我所理解的建筑就是在一个严谨的技术框架中,用不同的材料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符合专业准则的组合以建造空间的—项智力行为。内容简介: 乌托邦的黄昏;营造笔记;纯净与变异;孤寂的样子;漂浮的乐园;感受未来等,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思潮。本来是一个建筑爱好者,但这些年来,建筑成了一种事务。因此就有机会做一些房子的设计。在追问和表现建筑本体的企图中,《营造乌托邦》作为一个对过去的并非全部的回顾,力图以客观的立场去描述不太现实的幻影。因而对形面上的理想的表述就成为了众多图像片段的形面下的集合。 本书目录:乌托邦的黄昏 营造笔记 纯净与变异 营造笔记之soho-福建广播电视中心设计方案释义 孤寂的样子-深圳南油文化广场释义 漂浮的乐园 感受未来 哲匠风格 造型叙事的危机和后造型建筑
《营造乌托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