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潘新华李兆田邮编314031一、热点综述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显示,“以人为本”不仅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而且要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新的标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二、理论分析1、什么是荣辱观?怎样理解历史上的荣辱观?荣辱观就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荣辱观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荣辱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荣辱观受一定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剥削阶级的荣辱观是以财产和特权为基础的,谁有财产和特权,谁就有荣耀,反之就是耻辱。无产阶级的荣辱观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看作是最大光荣。只有为祖国和人民尽应尽的义务才享有最高的荣誉;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紧密结合,荣誉感和谦虚品德相一致。坚决反对任何追求个人特权和私利、炫耀自己、沽名钓誉的做法。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3、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但是,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锦涛提出了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果说,按照“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那么,“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就是现代公民应当树立的正确价值观。它的提出,对我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
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