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2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Scienc 2006,29(l):222 一224
M ontH alDilem m a 的困难原因探讨‘
邱江张庆林粉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采用 M ontH alD ilem m a 的经典研究范式,探讨了大学生被试在不同提示条件下对 M H D 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发现
只有在条件关系提示下,M HI )的作业成绩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正确率也只有 % 。这表明M H I〕问题困难的原因很可
能是多方面的,如认为主持人的行为完全是随机事件,很难意识到参与者的最初选择与主持人打开特定盒子间的三种条件关
系;多数被试作出选择的理由是非理性的,如“坚持第一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能正确判断M H D 问题的内在概率关系以及
缺乏认真思考的动力等。
关健词:M ontH alD ilem m a 心理模型贝叶斯推理
者最初的选择(原因一)来推断奖品到底在哪一个门里面(原
1 引言
因二)。具体而言,在三分之一的时候,参与者的最初选择与
M ontH alD ilem m a(M H D )的经典研究范式是告诉被试奖品所在的位置完全一致,主持人打开另外两个门是随机
有三个关着的门(D 1D2 和D3),其中一个门里面有奖品,现的,因为剩下的门里面都没有奖品,此时参与者如果坚持最
在假定被试随机选择了 D 1,接着知道奖品在那一个门里面初的选择,将有 1/3 的机会获得奖品。但是在另外三分之二
的主持人打开了 D 3;发现什么也没有,现在主持人再给被试的时候,两个原因将共同决定主持人究竟打开哪一个门,主
一次选择的机会,问他会选择 D 1 还是 D2 (正确答案为选择持人的行为(打开一个门)其实也就确定了哪一个门里面肯
D 2)。自从这一问题提出以来,便引起了认知心理学家门的定是有奖品的。
极大兴趣。因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接受过概率统计学训练少即是多效应。Krauss和W ang(2003)认为[[ s1在不明确
的专家一般都会作出错误的选择(选择D 1),而且在被告之正告之主持人打开的是那一个没有奖品的门的情况下,参与者
确答案以后,仍然很难理解选择D 1 为什么会是错误的{‘〕。似乎更有可能意识到既然最初的选择中奖的概率是 113 ,而
Shim ojo(1989)以及Falk(1992)等人最早利用贝叶斯推理对主持人又总是会打开另一个没有奖品的门,那么剩下的那个
该问题进行了阐释[[ 2l,结果表明在主持人打开D3 以后,D1 门在最初的选择没有中奖的2/3 时间里,就应当是藏有奖品
中奖的事后概率为 1/3,而 D2 里面有奖品的事后概率为 2/ 的。Goldstein 和Gigerenze:把这种提供较少信息反而有助于
3 ,因此按照中奖概率的大小,可以确定选择 D 2 的确是明智被试作出更好推断的现象称为启发式推理中的“少即是多”
的。随后Granberg(1995)等人的研究[3]表明,多数人固执地效应[‘]。
坚持最初的选择是因为在解决 M H D 问题的时候,他们首先自从 M H D 提出以来,它已经成为认知错觉(cognitive
会认为从三个门里面随机选择一个门
monty hall dilemma的困难原因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