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的注意问题.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理科学 200 1 年第 24 卷第 2 期 1 7 5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的注意问题‘
顾妞娣
()
摘要本文根据古代思想家的有关言论,,特征,分心与分散,分
配与集中,注意与感知、记忆、思维的关系,注惫在学习中的作用。
关. 词: 注斑的特征注竞的分心注宜的分散注童的分配注意的集中
1 注意的概念 2 .注意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找不到“注意”这个 注意的指向性
复合词,但与其有关的单音词却有不少,主要的有如现代心理学认为,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
下五个: 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同时离开其余的对象。
一是“注”。如明代王廷相《慎言·问成性》说: 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也有类似的思想《荀子·解
“注于听则视不审,注于视则听不祥,注于言则嗅不蔽》篇云:“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口不见雷鼓在
的,注于嗅则言不成”。,视觉侧而耳不闻”。意即若注意不指向于某一事物,如
就不清楚;注意于视,听觉就不周祥;往意于言语,嗅“白黑”、“雷鼓”,即使它离我们很近,就在前面或侧
觉就不准确;注意于嗅,言语就不流畅。可见,这里旁,也会不见、不闻。《大学·传七章》也有类似的表
的“注介相当于今之所谓的“注意,。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
二是“意”。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有时也用“意”来味”。《吕氏春秋·去尤》也说:“东面望者不见西墙
表达“注意”。如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写道: 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这里为什么“东面
“非意所属,则见如不见,闻如不闻”。这里的“注”也望者”看不到“西墙”,“南乡视者”看不到“北方”? 就
相当于今之“注意”。是因为注意没有指向“西墙”、“北方”,而是指向了
三是“心”。所谓“心不二用”、“专心一致”的“东面”、“南乡”去了。
“心”都是“注意”的意思。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
2 .2 注意的集中性
下》说:“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此处的“心’‘也表达
“注意”的意思。现代心理学认为,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
四是“神”。成语“聚精会神”的“神’指的是“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
意.。王廷相《慎言·问成性》中的“神一而不可以二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二我国
也”中的“神”显然也是“注意”。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是非常丰富
五是“志”。我国古代也经常用“志”来表达“注的。请先看下面的一段话:
意”之意。所谓“专心致志”、“专心一志”的“志”都是故古人有言:察秋毫之末者,不见太山之形;调
指“注意”。《庄子·达生》中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夫意万物所系迷著外
中的“志”,更明确地表达了“注意”之意。物者,虽形之大而有遗矣。识心乘于理,检情摄念,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主要用“注”、“意”、“心”、泊然凝定者,岂万物动,之所能者乎?
“神”、“志”等五个词来表达“注意”之意。并且涉及( 《刘子新论·说符篇》)
“注”、“意”二字的单音词,只是未把二字连成复合词由于注意专注于“察秋毫之末”,而“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的注意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