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巴铃镇申报全省示范小城镇样板示范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巴铃镇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以来的建设成果,提升集镇建设的品位,全面推进巴铃镇示范小城镇建设。根据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遴选部分示范小城镇作为样板示范点进行培育的通知》(黔镇联办通〔2014〕18号)、黔西南州《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兴仁县巴铃镇和贞丰县者相镇申报全省示范小城镇样板示范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巴铃镇实际,特制定巴铃镇申报全省示范小城镇样板示范点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省、州、县文件精神,围绕把巴铃镇建设成“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产城一体化”城镇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发展战略,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区位优势,凸显特色功能,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综合开发,增强集聚能力,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示范点。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巴铃镇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组建了巴铃镇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如下:组长:铁俊(巴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副组长:李超超(巴铃镇党委副书记)张吉良(巴铃镇武装部长)刘志阳(巴铃镇镇人民副镇长)成员:周颖(巴铃镇镇人民副镇长)罗冉东(巴铃镇派出所所长)、毛全明(巴铃镇财政分局局长)、李洪梅(巴铃镇党政办主任)、周建军(巴铃镇城建办主任)、邹屹(巴铃镇国土所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巴铃镇城建办办公室,周建军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城建办工作人员。三、总体要求认真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的通知》(黔委厅字〔2013〕68号)(以下简称《十条意见》),加快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巴铃镇在土地、户籍、教育、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根据《黔西南州建筑业发展动员会议》精神,抓住机遇,鼓励具有巴铃背景的建筑业施工团队在巴铃扎根,发展属于巴铃的建筑业企业,争创建筑业示范镇。加快绿色小城镇创建,结合巴铃镇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等实际情况创建特色小镇;加快产业要素聚集,推动巴铃镇产业区域建设,促进产城共融、产城共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巴铃镇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寨延伸,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工矿型小城镇。四、目标任务——建设目标。在现有城镇建设规模基础上,继续完善“8个1”,分别是:政府路东街路、河滨大道东岸、污水处理厂、敬老院。建设“8+X”项目,分别是:镇区绿化工程、大山路和农丰路改造、镇区风貌建设、西街公共停车场、文化中心站建设、镇区环境整治、镇区供水设施建设、胜男茶叶种植、落水洞后山公墓扩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加20%以上,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6%以上,新增城镇人口2000人,完成项目投资6000万元,新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0万元。——绿色生态目标。继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已建路网排水工程(实施农丰路、大山路雨污分流),完善镇区环卫管理升级,打造美丽、净洁巴铃,加强城镇环境整治,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推进巴铃镇绿色创建工作。——城镇管理目标。综合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管理、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法制)、综合行政执法、国土资源和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等党政办事机构,积极探索健全巴铃镇城镇管理机制。五、工作原则(一)坚持改革兴镇。乘贵州全省示范城镇建设之东风,巴铃敢想敢为,勇当先行先试排头兵。基于“精致、特色、富裕、美丽”巴铃总体目标,按照“西提东拓北优”的思路有序推进城镇建设,加快推进“8+X”工程建设进程。正确利用政策优势,率先突破机构、户籍、土地、财税、人才等体制障碍,推动示范小镇加速发展。(二)坚持绿色靓镇。实施巴铃河河道景观治理、绿荫河生态园、绿荫河生态观光农业项目,提升绿色覆盖面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工矿园区型绿色小镇。(三)坚持产业强镇。大力发展烟叶、茶业、薏仁米、观光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为小城镇增添活力,培育小微企业,促进产城互动、镇园合一。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促进示范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六、重点任务(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条意见》精神,制定适合巴铃镇建设思路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方案,配合上级部门督查,争取在土地、户籍、教育、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二)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8个1”项目基础上,建立“8+X”项目库,在规划建设“8+X”项目时,按照相关建
示范镇样板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