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师:今天盛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你们读过词吗? 生:读过。师:读过哪首词? 生:《长相思》! 师:那你们能不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诗的话每一句的字数是一样的,词的字数不一样。师:对!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师:你们学的《长相思》是不是句子有长有短? 生:是! 生:词分上阙和下阙,诗是没有分的。师:对!有的分上阙和下阙了,有的也没有分的。生:《长相思》是词牌名,它不是题目。师:所以词有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的词牌名? 生:“忆江南”。生:“西江月”。师:对,这些都叫做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生:如梦令。师:想迫不及待地读读这首词了吧?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生读词。师:平时你们是不是喜欢大合唱?(笑)我可喜欢听一个人读。谁愿意一个人来读一读? 生(女)读。师:挺不错的,特别是她把里边的多音字读准了。兴:在这读第四声。表示兴致、兴趣。什么时候读第一声? 生:大兴安岭、兴奋。师: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找个男孩子来读一读。生(男)读词: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点掌声,他已经注意了停顿,能读出些词的味道来了。好,看起来把这首词读通顺、读正确没问题吧? 生:没有问题! 师:咱们连起来读一读。生:好! 生齐读词。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师: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学生默读) 师:小声地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师: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生: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就是李清照经常和她的朋友去溪边的亭子里玩。师:“暮”指的是——生:就是说,李清照记得一次和她的朋友一起去溪边的亭子里看落日美景。师:哦,你这样说咱们都听明白了。师:好,接着往下说,你还学懂哪一句了? 生:我知道第二句“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就是每天看到很晚,然后一直看到尽兴还不回家。师:你从哪个词读出来是“每天”? 生:是有一次。师:是啊,作者就向我们记叙了一次郊游的经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注释中有。师:哦,看来,看注释也是一种很好的学词方法。师:那么这个“醉”指的是——生:陶醉了。师:盛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生:我是说“误入藕花深处”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李清照他们乘着小舟,准备回家,但是他们不小心划到了荷花池里。生:他们就在荷花池里玩,然后他们惊起了一滩鸥鹭。师:怎么会惊起一滩鸥鹭的?还有一句,谁来说? 生:因为他们玩得很开心,嘻嘻哈哈的,把那些鸥鹭全部都惊起,全部飞起来了。师:“争渡争渡”就是? 生:他们在那里拼命划船,拼命划船,声音很响,然后惊起了一滩鸥鹭。师:好,挺不错的,刚才,同学们不知
如梦令教学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