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时代
关于互联网精神,关于互联网思维,应该一个共识:第一,互联网时代肯定到来了;第二,互联网是一个伟大的工具。用一些简单的图来分析一下华为,看看华为在互联网时代是如何思考、如何实践的。
一、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
的焦虑和困顿
1企业转型期的宏观背景
互联网会改变一切吗?这对企业、对人来讲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扩张式的、资源掠夺式的高速发展模式终结
从中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正处于宏观经济、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转型期,转型正在发生。过去那种扩张式的、资源掠夺式的高速发展模式终结了,转入到一种内敛式的、管理效率式的低速发展模式,我们已经进行了转换。在这种形势下,最直观的挑战就是市场机会和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事实上,不仅是实体经济过剩,现在互联网也过剩。我们每天被海量信息所包围,太多了,我们真正能看的有多少?这说明互联网也存在过剩的情况。
更多的企业出局:从“战国”走向“春秋”是必然趋势
同时,行业洗牌开始,形成了兼并整合的马太效应,企业走向集中、走向垄断、走向寡头,企业规模和领域的扩张,产业链的延伸挤压效应增加,在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我们这个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企业,就会有更多的企业要出局。比如房地产市场,美国四家房地产企业控制着美国90%的市场,但是中国有六万家房地产企业。那么由“战国”走向“春秋”,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所以在中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能否能活得下去的问题。
在我们会场的不远处,就是摩托罗拉大楼,看到它现在的萧条,回忆它曾经的辉煌,令人唏嘘。
2“互联网思维”的冲击:去与回的纠结
虽然未来很美好,但同时我们也知道,未来是有不确定性的,这一点大家都已经达成共识。这几年,互联网思维非常热,今年稍稍降了温。大家都在谈互联网的“五个去”:
去中心化;
去组织化;
去KPI化;
去风口理论;
去实体化。
都去了,还能回得来吗?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回来。所以针对互联网的“五个去”,我认为必须“五个回来”:
回归科学管理;
回归商业逻辑;
回归商业本质;
回归商业常识;
回归商业理性。
3在现实与愿景中煎熬
许多企业依然处于现实与愿景的煎熬中,在去和回的焦虑选择中不知何去何从。
关于“互联网+”和“+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非常好的口号,但是我持保留意见。国家提出,新兴型工业化之路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定义非常好,但是路在何方?一片混沌、一片迷茫、一片雾霾。?还有,不要忘了互联网泡沫的存在,它什么时候破?我们要主动拥抱互联网,但是如何去拥抱?
杨杜老师也讲到,我们要以美国和德国为标杆。对比国企、新工业化、,。
具体来讲,: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n,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它的战略要点则可以概括为建设一个网络、研究两大主题、实现三项集成、实施八项计划。即:
建设一个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网络;
研究两大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
实现三项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集成;
实施八项计划:标准化和参考架构、管理复杂系统、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安全和保障、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监管框架、资源利用效率。
,是以智能制造和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的。而在我们国家,这个愿景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和定义。因此,我们的企业到底怎么走?我们看看华为在怎么做,也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从华为的互联网化
看未来机会
1华为的“羊联网”:与其被+,不如主动+
华为也在互联网化,叫做“羊联网”。当我们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到底是“+”还是“被+”时,华为已经在“+”了,那么它在“+”谁?我们来看他的智能牧场。
在智能牧场,搭建太阳能供电系统、羊道、AR561视频网关、RFID天线、LTE天线,并给牧场的羊佩戴TRID芯片。现场回传的数据通过华为敏捷物联网平台对接到客户的电商平台,完成“羊联网”的整套方案。简单地说,在800公里之外,就可以实现对这些羊的监控,它们是在吃草还是在在睡觉?都可以了如指掌。而且有门禁系统,哪只羊出了圈,芯片系统都可以向我们发出口令,这实际就是在应对工业互联网时代。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能够取得成功的企业,是能够在科学上取得进步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是“+
产业互联网时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