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卷心理学探新"%%1 年
总第!%% 期 L5OBP+Q+*RB,Q STLQ+U,-R+: 第’期
“半投射”和“客观性”:动机测验的两种新形式
张锦坤!,",白学军!
(! #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州$(%%%&)
摘要:介绍两种动机测验及其形式:!)多元动机测验())*)及其半投射测验形式和网格技
术,它综合了投射测验和问卷的优点;")客观性成就动机测验(+,)-)及其通过被试完成操作性任
务测评成就动机的客观性测验形式。
关键词:投射;问卷;半投射;客观性测验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1)%’ 0 %%/$ 0 %(
! 前言义,是问卷和投射等传统的心理测量技术的有益补
心理测量领域对动机的测量有两种传统形式: 充。目前国内自编测验的形式绝大部分是问卷或文
[ ]
自陈式问卷和主题统觉测验(-,-)。自陈式问卷假字形式,非语言文字问卷以及投射测验较为少见 1 ,
设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原因可以有意识进行描述, 而客观性测验在我国的使用也较少[&,/]。下文将从
通过陈述性语句直接问被试的目标是什么或在具体测验的形式和技术、测验的测量学指标、测验的结
情境中他们将选择做什么,如+234 等编制的《成就构、测验的使用和结果变量及其与传统测验的比较
[ ]
动机量表》(,)5)! 。但问卷法测量动机存在任务等方面对多元动机网格测验和客观性成就动机测验
掩饰性较差、被试在答题时易产生社会接受性偏向进行介绍。
等缺点。)67789 等编制的-,- 通过个体的想象或" 多元动机网格测验())*)
自由联想(投射)探索个体动机,它可以揭示个体不" #! 什么是))*
[ ]
愿承认或无法承认(无意识层面)的潜在倾向" 。但))* 是)63>; 0 )4>;G= *7;D K47 ,??=F>8C?=,L=7K47M
其施测和结果解释相对复杂,使用受限制。此外, A8C?= 8CD B4C>743 的简称,即多元动机网格测验,它
[ ]
:;2<=>> 和 5?***@A83> $ 发现采用-,- 和自陈式问卷测是一种采用网格技术,可同时测评个体的合群动机、
[ ]
得的动机间仅存在较弱相关;)?B3=338CD ’和.;=7C8> 成就动机和权力动机的半投射测验。
[ ] [ ]
等( 认为这反映两种测验分别测量了个体基于认知采用网格技术(I7;D >=?***@C;J6=)" 是))* 的主要
的外显动机系统(=EF3;?;> A4>;G8>;4C)和情绪驱动的内特点,它的形式与-,- 相似,也是通过呈现一系列
隐动机系统(;AF3;?;> A4>;G8>;4C)。因此,如何更好地意义模糊的图片以引发动机,所不同在于它不是让
测评个体的内隐动机系统和外显动机系统,如何设被试看图片描述故事,而是在每幅图后附上若干语
法避免问卷法和投射测验的缺点等是心理测量领域句(问卷)供被试选择(“是”或“否”),根据被试的选
的重要问题。择结果统计其在各变量维度上的得分,从而判断其
综上,文章将介绍两种动机测评测验及其所包在各动机层面上的倾向性,
半投射和客观性动机测验的两种新形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