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的节拍
五言诗的节拍: “23、212、22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四言诗的节拍:“2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练习: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
杜甫五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的七古《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练习: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
杜甫五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的七古《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歌的格律
(平仄押韵)
1、古汉语四声:平、上(shǎng) 、去、入
2、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平声和仄声:
A 平声:阴平,阳平。
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
B 仄声:上声,去声,入声
如:“忍”为上声,“禁”为去声。
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
入声:汉语调类之一,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将入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
诗句的节拍和押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