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庄子》故事两则复习试题
2011年精选题
1. 给加横线字注音
( ) ( )泉 ( )
( )梁 ( )鱼 ( )
2. 解释词语
,庄子往见之。( )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安知鱼之乐?( )
3.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视若浮云的态度。故事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4.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5.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谈往还的朋友。惠子真的像《惠子相梁》里那样无耻吗?庄子和惠子的关系究竟怎样?
6. 思考探究
林云铭说:“庄子似个绝不近情的人,任他贤圣帝王,矢口便骂,眼大如许;又似个最近情的人,世间里巷、家庭之常,工技屠宰之术,离合悲欢之态,笔笔写出,心细如许。”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
请你课余广泛查找资料,阅读思考,以“我眼中的庄子“为题进行探究。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呆若木鸡
纪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1)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
(2)谋报浑沌之德( )
(3)方虚骄而恃气( )
(4)反走矣( )
。
(1)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2)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3)方虚骄而恃气。
(4)犹应响影。
“呆若木鸡”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4.《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
5.《呆若木鸡》中当斗鸡“望之,似木鸡矣”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请你说说其中“德”的内容。
,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请简述这两个成语的故事内容。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响然,奏刀驻然④,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⑤经首之会⑥。
文惠君曰:“谆,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⑦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注①履:踩。②踦:指一条腿的膝盖顶住。③砉:(huā)象声词。④驻然:比砉然更大的响声。⑤中(zhòng):合乎。⑥会:音节,节奏。⑦进:超过。⑧硎:(xíng)磨刀石。
。
(1)倚:
(2)道:
(3)间:
(4)游:
。(4分)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与《浑沌之死》的异同点。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①而觞之于庙,奏《九韶》②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曰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注①御:迎接。②《九韶》;传说是舜的乐曲。
。
(1)昔者海鸟止于鲁郊( )
(2)奏《九韶》以为乐( )
。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
10. 成语不离“舌”。
(1)形容能说会道( )
(2)形容惊诧无言( )
(3)形容随声附和( )
11. 宝塔诗如何读?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庄子》故事两则复习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