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建筑结构年月
!" #$ "$$" #$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 !
聂建国高璀旭周天然
(清华大学土木系北京)
#$$$&’
[提要]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应用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预应力简支
%
组合梁的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同时通过对算例的计算分析,比较了普通组合梁和预应力组合梁
的受力性能,以及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这对预应力组合梁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预应力组合梁预应力增量承载力计算方法
()*+*,*-./0**524*55*+52**-%*2*/.572*8*9075/4*5*12*+*-:;<*69=5*2)*9//4./4792*+*57>1
, ,
0*2).+.3/4*524*55*+/.572*8*,97-98-*2)**?75271>4*5*946)96)7*,*0*125*5/*679--:.32)*570/-*5=/%
/.42*+/4*524*55*+/.572*8*9094*/4*5*12*+91+*,9-=92*+;***@1*?90/-*755).-:B*91+*2)*%
,
/.572*8*9091+/4*524*55*+/.572*8*90 91+2)*+733*4*16*8*2A**12)*0*2).+-6=-*%
,
5*12*+ A)76)09:8*)*-/3=-)*+*57>*524*55*+/.572*8*90;
: ; ; ; ;
!"#$%&’(/4*524*/.572*8*90 /4*524*5571>7164*0*12 3-*?=49-69/9672: /4*+76271>0*2).+
一、概述
#?$?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外工程中已有了+’
% "%&? ( )
[ ,] !! " " #
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对#? # #
+’( +’( +’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还很少,八十年代"%&? "%)? "%/5)/5
% 式中: 为预应力筋偏心距,当预应力筋为直线布筋
末到九十年代初,英、美、日、加等国进行了一些探索性#?
时,偏心距沿梁长不变, ; 为钢梁弹性模量; ,
试验,建立起一些模型和理论。九十年代初(欧#?J# % )?
DEF 分别表示换算截面面积及惯性矩,一般情况下梁沿
洲标准委员会)对进行了修订、完善,是当今较&?
EDG’全长等截面, , ; 为外荷载产生的弯
完整的一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其中)?J)) &?J&) $?
% H942" 矩; , 分别表示预应力筋面积及弹性模量。
讨论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相关设计。但由于理论) %
% /5 /5
尚待完善, 还未正式推出。
H942"
国内,西南交通大学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静
%
动载行为进行试验研究,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分析模型,
求出了组合梁由弹性到极限荷载上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