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美育,是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美学思想的深刻的现实意义,也集中体现在他的美育实践上。他的美育思想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美育学说,也继承了祖国教育史上的美育传统经验,又进行了广泛的美育实践,他的美育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①“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辛亥革命失败后,教育界有一股“尊孔读经”、鼓吹“一切归功与宗教观,遂欲以基督教导国人”的迷信宗教的思想浪潮。对此,蔡元培于一九一七年四月八日在北京神州学会上演说,首次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1917年)、《美育》、《美育代宗教》等文章中,对“以美育代宗教说”从心理学与教育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心理学方面,蔡元培指出:“自兄弟观之,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之作用而构成。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为三种:一曰智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蔡元培又分别予以说明,他认为原始初民将“生自何来?死将何往?创造之者何人?管理之者何求?”等问题视为“一种不可思议之事”,在这种情况下,有宗教家勉强解答之,并认为这是知识附丽于宗教。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宗教缺乏科学依据的解答满足了人们对于许多事物的好奇,由此蔡元培认为宗教有智育的元素在里面。但是之后蔡元培对于宗教在近代的智育功能进行了否定:“迨后社会文化,日渐进步,科学发达,学者遂举古人所谓不可思议者,皆一一解释之以科学。”蔡元培还举了很多例证,如“日星之现象,地球之缘起,动物之分布,人种之差别,皆得以时理化、博物、人种、古物诸科证明之。”“此知识作用离宗教而独立之证也。”蔡元培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可以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了,所以不需要用宗教的臆测来进行智育了。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无论何等宗教,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宗教具有的保守性和排他性,对智育是有害的。宗教附丽于意志方面,蔡元培这样认为,“且吾人生而有生存之欲望,由此欲望而发生一种利己之心。其初以为非损人不能利己,故恃强凌弱、掠夺攫取之事,所在多有。其后经验稍多,知利人之不可少,于是有宗教家提倡利他主义。”宗教家所提倡的利他主义,蔡元培认为是宗教中多包含的德育的因素。蔡元培接着指出了意志与宗教的分离,“宗教家对于人群之规则,以为神之所定,可以永久不变。然希腊诡辩家,因巡游各地之故,知各民族之所谓道德,往往相互抵触,已怀疑于一成不变之原则。近世学者据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之公例以应用于伦理,则知具体之道德不能不随时随地而变迁;而道德之原理,则可由种种不同之具体者而归纳以得之;而宗教家之演绎法,全不适用。”“所以道德标准不能以宗教为依归。……宗教对于德育,也是不但没有益处,而且由害处的。”在提出知识、意志与宗教的分离之后,蔡元培认为宗教之所以还有市场,“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各种宗教的建筑物上的雕刻、图画等,都具有美术的价值,但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蔡元培认为“美术之进化史,实亦有脱离宗教之趋势。”“及文艺复兴之后,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他还将美育与宗教进行了比较,指出美育代宗教之必然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宗教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最后他得出“故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带宗教。”的结论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