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寄托儿童人格特征初探.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理科学&******@B =9A7897 "$$#,"(+ "):-0! > -01 -0!
""""""""""""""""""""""""""""""""""""""""""""""""""""""""""""""""
寄托儿童人格特征初探!
胡瑜!! 朱伟
(温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温州,!"#$!#)
摘要寄托儿童是我国在新时期出现的儿童群体。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学生团体主题统觉测验((—)*))对温州地区+, 名寄托儿
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寄托儿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特征,有些方面还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别。最后尝试分析了寄托儿
童独特人格特征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寄托儿童人格特征社会交往
( )、外内向量表( )、情绪稳定性量表( )和效度量表( )。
前言& % ; <
! 量表采取是非题的形式,受试者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即
现今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十分普遍的教育方可[!]。
式,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教育方式在温州地区被称"#"#" 学生团体主题统觉测验((—)*))该测验由华东师范
为“托”,是指家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照顾、管教孩子,但又希大学心理学系孔克勤教授等编制,主要用来测评被试的一些
望孩子学习成绩提高、或者不想让孩子掉队而支付一定薪酬主要的社会性需要存在的状况及其强度。该测验由刺激图片
把孩子托养在老师家里,托付老师进行教育和辅导的现象。和问卷两个部分构成,其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刺激图片
在这种特殊的寄养方式中,儿童与寄养人之间不仅存在寄养共,$ 张,与其相对应,问卷也分为,$ 个部分。问卷的每个部
关系,而且还存在师生关系;另外,由于师生关系的存在,这种分又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需要分量表( )、反应分量表( )和
! "
寄养方式也不同于一般形式的寄宿;有人将其称之为一种新结果分量表( )。—兼有投射法和问卷法的优点,具有
# ( )*)
的家教形式,但是它又与传统的家教有着明显的不同。为了较为理想的信度和效度[-]。
更准确的表达家长的初衷(家长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并"#$ 施测与统计
将其与一般的寄养、寄宿与家教现象相区别,我们暂且把这种进行团体施测。在征得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同意后,先施
现象称作寄托教育,把那些寄托在老师家里的孩子叫做寄托测艾森克人格问卷,后施测学生团体主题统觉测验。
[ ]
儿童, 。将有效问卷的原始数据录入电脑,采用=&==,,. # 进行数
寄托儿童是指寄托在老师那里、与自己的老师一起生活据处理。
并接受老师辅导的一群特殊儿童。这种现象首先出现于温
结果
州,目前国内不少地方也都有所报道["]。有人预测,随着中国$
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寄托教$#! 寄托儿童的人格特征
育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寄托儿童的数量也会稳步增加。寄托儿童在%&’四个量表上的) 分数情况如下:& 量表
在儿童心理学中,人格特征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的平均分和; 量表的平均分都在 1,. # 以上,% 量表平均分和
之一。本文尝试以温州地区的寄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寄< 量表平均分都在!+. # 以内。按照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规
托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以

寄托儿童人格特征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