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梅花和竹子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梅竹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梅花、竹子传统画法的学习。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中国画工具、材料等。学具——课本、中国画工具、材料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朗诵诗句“万花敢向雪中去,一树独先天下春”引出课题——梅竹言志。二、呈现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欣赏梅竹,咏颂梅花竹,赏析梅花、竹子作品。三、趣味操练,尝试笔墨1、教师演示用笔用墨方法。用笔: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皴、擦、点、染。轻、重、缓、急等。用墨:干、湿、浓、淡等。2、学生体验笔墨的韵味。3、教师演示梅的画法:画主干——画旁枝——画花——调整。(多媒体展示画每步骤图例;教师画梅过程的录像;梅花花朵的结构与画法;梅枝的结构与画法;梅干的结构与画法。4、学生临摹梅花作品。(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画梅。)四、展评、拓展1、展示部分学生作品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2、布置下节课任务,安排学生收集有关竹子的文字图片资料,为下节课画竹做准备。 3、布置学生课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和图画作品,以及与梅花有关的诗词、散文、佳句等,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学评价与总结: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见过不少的美术作品,其中又以竹子和梅花的作品见多!但是学生多数对他们并不能够很好的欣赏,这是由于他们的美术知识还十分的欠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美术基本的创作技法与欣赏手段,并能够初步的绘制一些简单的梅竹作品。
《梅竹言志》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