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歌曲《田野的呼唤》。教学目标: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的呼唤》。2、认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3、通过学习歌曲《田野的呼唤》,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美,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2、初步了解旋律变化、力度强弱。3、歌曲弱起小节的节奏把握与准确演唱。教学难点:1、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的识记与认识。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3、八分休止符的认识与使用。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开场:春天来了,田野里的庄家也开始茂盛地生长了。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田野的呼唤》,再次感受田野音乐的连贯、优美与舒畅。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风格的田园歌曲。听,他们唱着跳着从远处走来了。(目的:引出歌曲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欣赏歌曲《田野的呼唤》1、欣赏、介绍问题:欣赏完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什么?(“梯里通巴”或者“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等。“当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说明了春天来了,阳光明媚,非常好的天气。“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呢?)介绍歌曲《田野的呼唤》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大家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而“梯里通巴”就是“快来吧”、“快快来吧”的召唤声。)(了解异国文化,感受音乐情绪)再听一遍,出示问题:歌曲在演唱中前两个乐句是怎样的心情,后两个乐句又发生了怎样的情绪的变化?2、逐句学唱3、学习重点乐句跟老师按节奏读一遍“梯里通巴”。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进行简单讲解。重点提示:弱起演唱与八分休止符的把握。八分休止符,第一乐句中,第三小节第一拍30有八分休止符区别:12︳33333333︳305和12︳33333333︳35老师范唱,学生跟唱两遍。歌曲中还有其它的八分休止符吗?找出来出示在屏幕上,带着唱一唱。将第二段歌词最后乐句对比学号。4、齐唱教师伴奏,学生齐唱。提示歌曲表现与各种记号的使用。5、使用顿音记号(▼)、重音记号(﹥)给前两个乐句标注音乐符号,使歌曲表现更快乐。从头到尾唱一遍。注意一段与二段的连接。6、分析歌曲《田野的呼唤》的含义。分析“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问题:歌曲中,“梯里通巴”可能是谁发自内心的声音?如果你是他,你可能说什么?还有别的可能性吗?解释“梯里通巴”就是意大利的音译,实际的意思就是:来吧,快来吧!要求:请带着感情再唱一遍,看谁最能表现出春天田野的热情召唤。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田野的呼唤》,感受了歌曲的热情、奔放与欢快活泼,认识了多种音乐符号。回去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骋阻
《田野的呼唤》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