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班级:模具1121
姓名:王晨嘉
学号:28
组别序号:4-8
前言
近年来,我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
1. 模具CAD/CAM技术状况
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由原华中工学院和武汉733厂于1984年共同完成的精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行开发的模具CAD/CAM系统。由华中工学院和北京模具厂等于1986年共同完成的冷冲模CAD/CAM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个冲裁模CAD/CAM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CAD/CAM技术。国家科委863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CIMS应用示范工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的汽车车身与覆盖模具CAD/CAPP/CAM集成系统于1996年初通过鉴定。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轿车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基本达到了,模具结构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美,高精度、高效益加工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的五轴高速铣床和三轴的高速铣床的应用已越来越多。NC、DNC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可以进行倾角加工超精加工。这些都提高了模具面加工精度,提高了模具的质量,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目录
冲压模具的工艺分析与制造
排样的设计
冲压设备的选择
刃口的计算
模具的主要零件设计及部分零件图
模具的总体设计及装配图
小结
参考文献
(1).此工件冲孔、落料两个工序。材料T8A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27mm的齿顶圆和1个φ10mm的孔;。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该工件包括冲槽冲孔落料、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各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
模具种类比较项目
单工序模
级进模
复合模
无导向
有导向
零件公差等级
低
一般
可达IT13—IT10级
可达IT10—IT8级
零件特点
尺寸不受限制厚度不受限制
中小型尺寸厚度较厚
—6mm可加工复杂零件,如宽度极小的异形件
形状与尺寸受模具结构与强度限制,尺寸可以较大,厚度可达3mm
零件平面度
低
一般
中小型件不平直,高质量制件需较平
由于压料冲件的同时得到了较平,制件平直度好且具有良好的剪切断面
生产效率
低
较低
工序间自动送料,可以自动排除制件,生产效率高
冲件被顶到模具工作表面上,必须手动或机械排除,生产效率较低
安全性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比较安全
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
低
比无导向的稍高
冲裁简单的零件时,比复合模低
冲裁较复杂零件时,比级进模低
适用场合
料厚精度要求低的小批量冲件的生产
大批量小型冲压件的生产
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平直度要求高的中小型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模具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在此,我选择方案三复合模冲孔
(3)齿轮的相关数据及计算
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p与圆周率π的比值(m=p/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的齿数一定,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齿形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