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编号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类别:b一般课题课题名称:特教学校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X综合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开题日期:2017年10月18日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9月一、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现状分析(含研究综述)、课题界定、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一、问题的提出特教学生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份子,同样应该和正常学生一样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共享教育资源,让残疾儿童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学校中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工作便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目前有关特教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实践研究主要以高中、大学为主,县区内的特教学校技能教育与培训只是处在劳动课为主的基础上。而且课程单一、形式单一、教育培训与孩子、家长希望有脱节,不能更好指导孩子、帮助家庭、服务社会。审视我学校的办学现状,很大程度达不到对孩子们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要求,很多学生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由于家长们落后观念的制约,他们仍然走不出校门、走不出家门。由于缺乏一技之长,有的学生甚至个人生活问题都难以独立解决,不能走入社会,更谈不上融入社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为此,我们提出了《特教学校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课题。二、现状分析2005年以来云南、河南特殊教育学校先后开展了职业教育的调查分析探索职业教育的路子,为在全省推广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些发达国家已把特殊教育的职业技术课重点培养在职业技术院校,而真正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特殊教育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的很少,侧重教育的年龄段不同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内容也不一样,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对一线实践工作的具体指导,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由于所处的地区、资源、和被研究对象的不同,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要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与中专或更高一层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发展;将目标层次化,以待残疾学生的发展;提高不同层次的不同年龄阶段有残疾的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基础知识等等。三、课题界定特殊教育学校是培养聋、弱智、肢残学生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特教学校职业技能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聋、弱智、肢残学生获得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也是促进聋、弱智、肢残学生全面发展,回归主流社会,达到自立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特殊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对聋生、弱智、肢残的学生来说是关乎其一生的教育。特教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对劳动者进行的从事非专门性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以使他们现在或将来能顺利获得职业的活动。而对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进行的研究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培训。四、研究的意义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主,通过对常见工具使用、手工编制、烹饪、信息技术、家政、绘画等课目的教育与培训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探索聋、弱智、肢残职业技能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法,开发适合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劳动就业和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确立适合区、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发展的目标,残而不废,育残成才。五、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表明:劳动和生活实践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2、有关残障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和心理补偿教育的理论。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身心发展成熟要经过十几年以至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个时期的心理是一生中最富于可塑性的,是发展最快的时期。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和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等实践主张。4.《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二十七条也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年级学生实施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六、、弱智、肢残对职业教育的喜好和需求,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心理需求,,探索出特教学校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实践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七、、弱智、肢残学生
规划课题----特殊教育职业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