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南和县张村梅花拳南和县武术协会胡孟兰儿时的上世纪50年代左右,常跟着父亲到练拳场中去玩耍。记忆中,拳场是在高街高二京家,房屋是用秫秸棚顶的半阴半阳的地印子北房,面积大概有60平方米。北墙墙窟中点着一盏昏暗的棉籽油灯,东北墙角放着短兵器,进门的北墙有两张长凳子。一张长凳子上坐着一位中等身材,另一位身材高大两眼炯炯有神的两位拳师。后来才知道中等身材的名叫高老贵是当家的,高大身材的叫高五的,绰号叫“五难缠的”,另一张凳子上坐着一位瘦高个子的叫胡春福老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们有练倒立拿鼎的,有的练压腿的,有的练拳盘架子的,十冬寒天,他们光着膀子,一个个大汗淋漓,不怕苦累很来劲儿。我觉的很有趣味,夹在大人们中间也伸伸胳膊踢踢脚地玩耍。院落里舞枪、弄棒、习对练的好多人,加在一起有50多人。听父亲说:我们村习练的梅花拳是六路大架。当家的功力很深,他的表演是将石磙放到自己的小腹上,四五个膀大腰圆的大汉跳到石磙上可任意做武术动作,待他们下得石磙,只听当家的一声大喊“疾”!只见他右手一推,石磙颠过一个过儿立了起来,他自己一个“鲤鱼打挺”随着石磙的立起而站起身来。高老贵师父,更擅长擒拿技法,他的软功两手五指能翻握与手腕平行,有一次某村的一位拳师找他砌搓技法,他伸出右手食指让这位拳师抱撅,这位拳师以为得了便宜,狠命的撅指,高师父放松食指轻轻的一个外旋,借力一带将对方将要摔出的身体稳住,进而反手在他的右脸侧比划了一下,对方吓得面如土色。高师不发不打的高尚武德。使他非常感激,从此经常拜访学艺,成了好友。高五的拳师,四技八法样样精通,两膀有使不完的神力。听父亲说:一九四七年各村梅花拳班在平乡杨村集会表演,牵头人杨村“武场”和著名拳师王香友,他们安排了表演顺序,同时约定上一班表演不让口,下一班不能随便上场表演的规定。武术表演中各村高手都会站到前面给自家护场。张村拳班高二京表演中,不知那村的一个小伙子,腾空虎跳向二京踹脚,只见“五难缠的”一个击步一手抓住小伙子脖颈一手抓住其双腿,举过头顶将要摔出场外,这时杨村的当家和王香友急到场前赔礼,高师父放了手,吓的小伙子叩头高喊:“前辈,请原谅,小的知错了”。胡春福师父的春秋大刀在我们家乡一代颇有名声,他演练的春秋大刀,上呼下应,左右逢源,劈、砍、撩、挂、斩、抹、截、拦、挑、刺以及舞花等刀法,交代的清清楚楚,干净利落,有“大刀如猛虎”的风格。一招一势,有威武、凛烈气吞山河的气概。演练中腰似蛇形、步伐灵活变化莫测,真有一代大师风范。老拳师们教授我们学习梅花拳时,首先学好五势头,即大势、顺势、拗势、败势和蹲势(小势),名曰八方大架,俗称“五势拳法”。即从拉架子或盘架子开始,它是其所有武学的基础,配合单练的拳、掌、勾、腰腿功、跌扑滚翻、腾空跳跃,为五势拳法打好基础,进而讲解五势的释义及变化:一、梅花拳大势;大势又名横势,打虎势,扑势(虚步)动作要领为,两胯放开,身左右两侧张驰成大弓步,以左势为例;右腿成弓步,右小腿垂直地,左腿成大虚步,左脚尖向前与两脚连线45度,右腿承全身七分重量,左腿三分,上身直立,含胸拔背,左臂前伸平拳眼向上,右臂上举在头顶,左右拳眼相对,头正胫直收下颌眼平视。气沉丹田身中正,留神细看来人形。南来顺势向北带,东来顺他向西行。他用劲来我借力,不与争力逆进行。二、梅花拳顺势;顺势又名单鞭势,动作要领,两胯放开成大弓步。右小腿
南和张村梅花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