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理论。古代定都时,人们会观察土地和水源,选择险要的自然地形作为城市的天然防卫。自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伴随着城市数量和面积的急速扩大,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古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由吴良镛在1987年发起的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重新引入了“人居科学”的理论——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并给吴良镛写了一封信,提议构建山水城市的概念并将它与山水诗歌、中国传统园林和山水画相融合。山水城市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空间规划概念之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大意义。它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而所谓的自然环境就包括“山”和“水”。建筑-景观-城市的紧密结合是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论的核心和主要方法论。山水城市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MAD建筑事务所位置:中国南京类型: 商业、办公、居住、酒店状态: 2012-2017,在建基地面积: 93,595sqm建筑面积: 地上 383,307sqm;地下181,562sqm建筑高度: 120m容积率: “山水文化“: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MAD一直秉持的一个理念。在现代城市中人和自然共生的传统哲学,重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满足现代生活的各种需求的同时,营造融合而富有生机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契合。项目基地由六个地块组成,其中两个街区被一座立体城市广场连接。不同尺度的连廊、走道穿插在几个连绵起伏的商业综合体中,引领人们从繁忙的地面街道漫步到立体公园,游走于建筑与景观之间。示意图高山流水,艺术生活基地的中心区域由一些散落在绿毯上的坡顶小屋构成,呈现出小村落式的环境,为大尺度的城市项目提供了宜人的城市空间。小桥连接着村落,从一个街区到另一个街区,串联了假山、流水,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作。建筑采用混凝土作为材料,表现出材质本身的朴素。位于基地外侧的塔楼宛如高山,竖条的遮阳玻璃百叶,遮阳又透光,为室内空间提供了怡人的光线和风,如瀑布般流动于山体上,让整座建筑充满意境。塔楼扮演了高山流水的远景,而基地内水池、瀑布、溪流、水潭等的水景承接了意象并把隐喻具现化,模糊了远景与近景的边缘。这些项目内的水景同时也是雨水收集池,让基地内的水再用于浇灌,循环利用。
马岩松山水城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