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放心肉”质量溯源和政府监督平台
本规划书内容涉及本公司商业秘密,仅对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公开,
请妥善保管,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向第三方公开。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目录 2
一、 项目背景 3
二、 市场需求分析 4
三、 系统架构和组成单元 10
四、 系统集成分析 19
五、 系统优势 21
六、 运行与维护 24
1. 全程服务 24
2. 全面服务 25
3. 全员服务 25
七、 结论 26
项目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今,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所有人担忧,百姓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状态下,商务部于2011年10月20日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意见》指出:争取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完善的追溯制度标准体系,全面提升肉类蔬菜经营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基本建成以中央、省、市三级平台为主体,全国互连互通、协调运作的追溯管理网络;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及大型产地或集散地批发市场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并逐步扩展到其他食用农产品。《意见》的推出,使人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政府对建设现代化食品追溯体系的决心,这种决心必将推动整个信息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广泛应用。RFID、条码等物联网感知技术无疑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政府的强力推动,必将开启RFID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市场发展的春天。
目前我落后,覆盖牲畜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尚未形成,对肉品质量安全构成了较大隐患。以RFID技术为基础,肉品质量信息溯源系统将养殖、屠宰和肉品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纳入肉品供应链全程在线监
管,使政府部门有限的监管人员对需要监管的环节进行远程管理和监督,比如饲料中是否含有瘦肉精、牲畜是否检疫合格等,有效地保证肉的品质;可以对养殖、屠宰、批发和零售各个环节实现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消费者,在购买肉制品时也能对其进行查证和比对,保障老百姓吃到“放心肉”。
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国际上发生几次严重的食品卫生问题,如疯牛病、瘦肉精、猪链球菌感染、禽流感、抗生素残留、激素和防腐剂等等,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疫情的发生,如何有效地保障食品的卫生,成为 世界各国农业和卫生部门严密监管的重要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的肉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建立运转高效的质量溯源信息平台,以养殖环节、屠宰环节、批发零售环节、消费环节及“产销对接”核心企业追溯子系统为支撑,以追溯信息链条完整性管理为重点的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实现肉类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行业自律和消费者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升流通行业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已经迫切地被提到日程上来。当前针对于肉类食品卫生问题,市场各个环节急需解决的问题分列如下:
畜牧环节。
牲畜出生后将佩戴RFID电子耳标,为牲畜建立电子档案,包括牲畜的谱系、体重、性别、出生地信息、饲养户信息、牲畜来源,年龄、防疫信息、进场时间、出场时间、出场原因等,从饲养源头上详细记录牲畜的基本信息,能够追踪到牲畜的最初源头信息。
在对牲畜的日常管理中,养殖户或免疫部门携带一台RFID手持机,识读所要跟踪的牲畜耳标,将牲畜的相关信息显示在手持终端上。读写距离至少为三米。
在养殖过程中通过RFID手持机将饲料信息、防疫信息、用药信息、环境信息、健康状况等写在牲畜耳标上,养殖户根据此信息识别牲畜的个体,并对其病史、生育史、免疫记录等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上传到“放心肉”质量溯源信息平台数据中心,以供追溯、饲养监管和用药监管。
对牲畜的出入圈进行管理,出入圈的牲畜数量和出入圈的次数统计。按多种要求生成统计报表,如牲畜数量统计、牲畜分布等。
监测牲畜静立、静卧、行走、爬跨等活动数据,综合分析模拟牲畜活动状态,发现牲畜在发情早期的活动规律,预测牲畜发情期,决定其配种时间和冻精种类,以便于牲畜及时受孕,提高奶牛繁殖力。
采用RFID技术,对牲畜进行数字化标识,建立整个畜群的系谱结构,当人工授精前,输入种公牛精液编号,系统即可自动提示是否近亲繁殖提示,给出最佳配种建议。
屠宰加工环节。
维护整个溯源系统信息链的完整,使屠宰厂生产出库的肉类信息能够与养殖场动物个体信息保持正确的关联,保证牲畜信息与其肉类信息的正确对应。
入厂检疫,检查三证(验检疫证明、动物产品出县境证明和消毒证),通过RFID读写器获取牲畜的来源、养殖和防疫信息,只有符合屠宰要求的进入屠宰加工车间。养殖环节的电子标签在这个步骤
“放心肉”质量溯源和政府监督平台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