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境界》读书心得《思想的境界》读书心得拥有思想的能力,无疑是幸运的,但是世人往往走了极端,片面强调了智慧的功效,标榜理性,自诩深刻。比如: 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此,还推导出似是而非的一句口号,招摇过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西方的过智主义者也认为: 如果你用双手和教导那些使用双手的人你就比那些只用头脑的人更劣势一些:音乐演奏家不如音乐学家优越,画家不如艺术史学者优越,商科老师不如经济学家优越,教授讲道学的老师不如神学家优越。亚力士多德很响亮的说出了这种基本态度:我们认为每个行业里的大师职业者都比那些体力劳动者更值得尊敬。但是,一旦到了这一步,连最朴素的信仰认识,也会对此深深警惕有什么学识思考和不朽成果可以在大能的永恒的上帝面前,站立得住呢?一个读懂拉丁文圣经的博士,一定比目不识丁的老姊妹更虔诚,更得神喜悦吗? 由此我们也极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反智主义。有两段经文,似乎促进了反智主义。一个是《路加福音》第10章21节,耶稣说,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另一处经文是《哥林多前书》第1章第20节,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为愚拙吗? 《思想的境界》这本书很好地解答了这些问题。第一点,思想的必要性。读《圣经》时逻辑思考很重要。因为每次你读到一个结论,就会自动按照逻辑,确定地知道哪些前提,的确是影响某个结论的。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回顾前文,学习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以及其他深刻的内容。我们按照思维固有的模式来思考和交流,我们的结论是建立在一些前提之上的。那是一些巨大稳固的、不动摇的前提,耶稣的意思是要我们看到这些前提。此时的逻辑不再是冷冰冰的逻辑,而是一个火炉,是爱的引擎。积极充分地使用上帝赐给我们的思考的能力,再加上灵,真的会改变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完全信服地去爱别人,这就是思考的作用。第二,思想的意义。在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我们早有共识。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活到老学到老,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如果我们不努力思考,我们对人生余下年岁的理解,就可能会长久停留在一个肤浅简单的层次上。一个法利赛人问耶稣: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他回答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记录在马太福音第22章36到39节的经文。所以《圣经》中最大的诫命是爱上帝。耶稣还说,要做到这一点,你不仅要用心用性,还要用我们的思维爱上帝。对上帝的爱,在本质上并不是在思想和行为,而是一种感情,不是思想行为,而是一种喜悦。上帝是我们的至宝。第三,希腊式思维和希伯来式思维的差别。希腊思维的一个例子,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所有人都会死,柏拉图是一个人,所以柏拉图会死的。而学习思考《圣经》应采用的是希伯来式的思维。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都是用所谓的亚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论来思考的。就是前提一,早上天发红,预示天气有风雨。前提二,今天早上天空是红的。结论得出,所以天气会有风雨。他们知道如何在观察自然界时用眼睛和头脑来得出正确的结论,遇到如何和这个世界和睦相处的时候,他们是非常熟练于观察和思考。但我们更要思考的是,在人产生得救的信心的过程中,思考起到怎样的作用?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第四,把严肃思考作为追求认识神之重要方
《思想的境界》读书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