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外阅读】苏洵与释道.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提要:苏洵是苏氏蜀学的创始人之一,此前,学术界多认为苏洵虽非纯儒,但却未受到当时盛行的佛道二教影响。本文在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苏洵的宗教情结作了详细探索。认为苏洵亦受到佛道之影响,其中尤以受道教影响较大。主题词:苏洵道家道教佛教苏洵(公元1009-1066年),字明允,北宋眉州眉山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一门父子皆以文闻名。研究其子苏轼、苏辙的文章已经不少了,但研究苏洵的则不多,而且没有研究其宗教方面内容的文章,这大概也与一些学者认为苏洵没有受到宗教影响有关。本文拟填补这一空白,望方家指正。一、苏洵信奉佛道的契机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其势力大盛始于东晋之初,极盛则是隋唐时期,以至当时,"帝王学士,高谈名理",唐末五代到北宋,禅宗一枝独秀,对文人学士影响更大了,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之宗教,产生于东汉,到南北朝经陆修静、陶弘景的改造,由民间道教发展为成熟的官方道教,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到唐宋也发展到了顶峰。卿希泰先生一言以蔽之:"隋、唐、北宋的封建统治者,对待儒、释、道的基本政策都是'三教'并用,故使三家在此时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三家发展史上的新时期。"宋承唐制,是一个重儒、崇道、尚佛的时代。以道教为例,北宋崇道以真宗、徽宗二朝为盛。宋真宗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比较尖锐,真宗为了掩盖矛盾,粉饰太平,便以神道设教,于是天书屡降,东封西祀,大建宫观,普度道士,整理道教经籍,编集道教事迹,提高道士地位,掀起了北宋时期的第一次崇道热潮。真宗的崇道活动对宋代道教的普及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长编》卷70载:"道教之行,时罕习尚,惟江西、剑南人素崇重。及时,天下始遍有道像矣。"由于真宗的过度崇道,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招致众人的非议,所以自仁宗起,接连几位皇帝都采取了一些抑制政策,道教的发展由此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宋徽宗即位以后,道教的势力又迅速膨胀起来,形成了北宋的第二次崇道高潮。徽宗崇道的主要内容是设置道官、道阶,建立道学,大修宫观,整理、刊印道教经籍以及改僧为道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道教经典,如《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都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否精通道经,有时就决定了其在科考中的成败,因此,一些州学生,纷纷要求转入道学。官员在仕途中的升黜,也取决于其对道教的态度,崇道则赏,抑道则罚。这看来很荒唐,但却是当时的事实。由些可见两次崇道对北宋文人学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苏洵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第一次崇道高潮,不会不受到其影响,此契机之一也。其二,苏洵出生并成长于四川眉山。而四川是汉代民间道教的发源地。汉中、巴蜀一带,很早就好《老子》及仙道,敬重鬼妖,巫风强劲。四川还出了不少的道家道教学者,其中较著名的有东汉成都严遵和杨雄。严遵隐居不仕,以卜筮为业,好老庄,专精《大易》,著有《老子指归》,"为道书之宗"。杨雄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出仕作过官,曾从严遵学习,思想上受道家影响很深,著作有《太玄》、《法言》等。五代后蜀有彭晓,永康人(今重庆),少通儒典,仕于后蜀。他性喜道术,后度为飞鹤山道士,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以阐述《参同契》要旨,"使埋没了八百年之久的《周易参同契》"又"流传于世。"除此之外,四川的成都--眉山一带在唐末五代就是文化、刻书中心之一,所刻多阴阳、占梦、九宫、相宅之类与道教有关的术数书。到北

【课外阅读】苏洵与释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