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第 1 烟台银行简介烟台市商业银行是在 1997 年 11 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由 12 家城市信用社合并建立了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是由地方财政、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三部分组成。截至 2008 年 12 月末,全行存款余额 亿元;贷款余额 亿元;总资产 亿元,其经营规模迅速扩大,是成立之初的 6 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该行开始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最后于 2008 年与香港恒生银行,永隆银行进行合作,开始了增资入股的步伐。而烟台银行是在 2009 年由烟台市商业银行更名而来。烟台银行在成立之初的注册资金为 亿元,在先后引进中共华电集团、香港恒生银行和永隆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后,其注册资本已达到 20 亿元。烟台银行于 1997 年 11 月成立之初,注册资金 亿元,继 2006 年引入中国华电集团作为股东后,2008 年成功引进了香港恒生银行和永隆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目前注册资本已达 20 亿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总资产由成立时的 45 亿元增长至 亿元,经营规模比成立时增长了 6 倍,跨入全国大型城商行之列。 烟台银行内部控制案例第一篇,支行行长刘维宁携巨款私逃在 2012 年年初,烟台银行爆发了 亿元的票据案,使得烟台银行内部的其他案件也被公之于众,该案件主要涉及支行行长刘维宁携 亿票据外逃。刘维宁之所以仓皇出逃,是因为烟台银行再 2011 年严格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度。按照规定,按照各支行年末的存款总额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名,排名倒数第一的支行行长将被淘汰。其实,该行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实施了该项考核制度,而刘维宁所任行长的支行存款数额连续几年都是排名倒数第一,若严格按照该项考核制度来执行的话,刘伟宁早就已经下马了,不可能让他骗走 4 亿多票据的机会。但是,由于其与董事长庄永辉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庄的庇护下,一直没有被淘汰,反而稳居支行行长之位。最终,在 2011 年年底的存款考核制度中,在多家支行行长的一致反对声中,刘伟宁不能够在庄永辉的保护之下如往年一样蒙混过关了,最终对其实施了末位淘汰制。在其业务的交接工作中,需要对刘此前的所有款项业务进行复核,刘维宁将之前从银行违规取走的票据进行帐外贴现,主要用于投资在浙江温州一带的高利贷和房地产业务上,但是就在刘维宁进行业务交接时,在温州一带却爆发了严重的高利贷崩盘危机,刘维宁损失惨重,无法弥补漏洞,导致其无法解释巨额资金的去向,最终才携巨款私逃。第二篇,行中旧案——张群利 5 亿票据案前支行行长张群利用手中的权利,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轻松顺利地一次次完成了多次违规操作进行帐外贴现,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最后累计金额达 5 亿多元。这一事件被发现之后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在董事长庄永辉的保护之下,不降反升。对于张群力的违规操作,帐外贴现行为,董事长庄永辉利用职权之便安排信贷部放款数亿元给这些帐外经营的公司,帮助张群利收回了账外资金,这项违规操作导致了该行 1 亿元的不良贷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在 2006 年的总行副行长的选举过程中,庄永辉再一次无视内控制度,没有按照严格的职位晋升的制度进行公开选举,却暗地里为张打点铺路,对其给予特殊关照,但由于张的一系列违规操作行为已经引起多数人的不满,最终在多数人的一致反对声中,未能如愿顺利坐上副行长一职。张群利在竞争中失利,便离开了烟台银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地富有的房地产开发商,而留给烟台银行的则是巨额的不良贷款损失。第三篇,董事长违规购买股权烟台银行董事长庄永辉在得知香港恒生银行与永隆银行将增资入股本行的重大内幕消息之后,预测本行的股票价值将回大幅度增长,能够给自己带来巨额利润,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开出空头的银行承兑汇票,再用汇票贴现套出的资金来购买烟台银行的股票,然后用买来的股权质押贷出款项,转会原来开出空头承兑汇票的账户,充当保证金。在此操作过程中,香港恒生银行派来的首席风险官曹景渡虽然极力反对他的违法转贷行为,但是非但没有阻止庄永辉的违规操作,反而遭到了其恶意报复与为难,最终被迫离开烟台银行。庄永辉把秘密交易的股权交由山东德州扒鸡集团等公司代为持有以避免引起他人的怀疑。庄永辉在股票开始升值之后,便开始对外出售股票,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庄永辉暗箱操作,秘密转让德州扒鸡持有的 6000 万股烟台银行股票,这次德州扒鸡股票秘密转让的行为恰好就是在其转让非法购入的烟台银行股票的时间点上,并且是在其他股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不得不让人对此产生怀疑。第四篇,山东标金秘密股权出售山东标金曾是进行贵金属网上交易的公司,其于 2011 年被烟台银行的“小金库”金通公司以 500 万元资金收购,
烟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