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软件系统性能的常见指标有:( Responsetime )响应时间就是用户感受软件系统为其服务所耗费的时间,对于网站系统来说,响应时间就是从点击了一个页面计时开始, 到这个页面完全在浏览器里展现计时结束的这一段时间间隔,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在这段响应时间内, 软件系统在幕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工作,贯穿了整个系统节点。根据 “管辖区域”不同,响应时间可以细分为:1)服务器端响应时间,这个时间指的是服务器完成交易请求执行的时间,不包括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反应(请求和耗费在网络上的通信时间),这个服务器端响应时间可以度量服务器的处理能力。2)网络响应时间,这是网络硬件传输交易请求和交易结果所耗费的时间。(3)客户端响应时间,这是客户端在构建请求和展现交易结果时所耗费的时间, 对于普通的瘦客户端 Web应用来说,这个时间很短,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胖客户端Web应用来说,比如 Javaapplet、AJAX,由于客户端内嵌了大量的逻辑处理,耗费的时间有可能很长,从而成为系统的瓶颈,这是要注意的一个地方。那么客户感受的响应时间其实是等于客户端响应时间 +服务器端响应时间 +网络响应时间。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定位性能瓶颈出现在哪个节点上 (何为性能瓶颈, 下一节中介绍)。(Throughput)吞吐量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软件性能指标,对于软件系统来说, “吞”进去的是请求, “吐”出来的是结果,而吞吐量反映的就是软件系统的 “饭量”,也就是系统的处理能力, 具体说来,就是指软件系统在每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多少个事务 /请求/单位数据等。但它的定义比较灵活,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诠释,比如数据库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不同 SQL语句的执行数量;而网络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流量。 吞吐量的大小由负载(如用户的数量) 或行为方式来决定。 举个例子,下载文件比浏览网页需要更高的网络吞吐量。( Resourceutilization )常见的资源有: 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 I/O、网络I/O。我们将在 Analysis 结果分析一章中详细介绍如何理解和分析这些指标。(Hitspersecond )点击数是衡量 WebServer 处理能力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需要明确的是:点击数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用户鼠标点击次数, 而是按照客户端向 WebServer 发起了多少次 http请求计算的,一次鼠标可能触发多个 http请求,这需要结合具体的 Web系统实现来计算。( Concurrentusers )并发用户数用来度量服务器并发容量和同步协调能力。在客户端指一批用户同时执行一个操作。并发数反映了软件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和吞吐量不同的是, 它大多是占用套接字、句柄等操作系统资源。另外,度量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还有系统恢复时间等,其实凡是用户有关资源和时间的要求都可以被视作性能指标,都可以作为软件系统的度量,而性能测试就是为了验证这些性能指标是否被满足。//-------------------------------------------------------------------------------------------------------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1、
软件系统性能的常见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