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矫情”,还原“本真”摘要:针对初中学生写作现状——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笔者选取学生的写作做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初中生写作应该走出“矫情”误区,还原“本真”正途。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提出抓住三个点:一是感情的触发点,二是事理的感悟点,三是生活的情趣点。由三个“点”及心灵的这个“面”,打开初中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心门”。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谈再到有的放矢甚至滔滔不绝。关键词:初中写作教学感情触发点事理感悟点生活情趣点 201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说明中有关写作有这样的具体要求:(1)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3)关注:恰当的表达方式(如记叙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合理的顺序和详略,有特色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4)记叙文:好的立意;精巧的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感的生活故事,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可见,“真情”、“自然”是关键词。何谓“真情”?《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词条:(1)真实的情况;(2)真诚的心情或感情。有真情的文章,情真意切不感动人都难。有人开玩笑说高考、中考那一天发生的“天灾人祸”特别的多。原因是中学生的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些考生不惜杜撰出“天灾人祸”,为感动批卷老师博取高分罢了。平淡的、平凡的生活就没有值得可写的素材吗?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从不缺少真情,只是缺少敞开的心扉。一草一木皆有情,不是教你做林黛玉,而是让你在成长中体会人间真情。你喜欢的、健康的事物、事情都是可以拿来写作的。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几条捷径,供大家参考。一、抓住感情的触发点情感的由来都是有触发处的,这就是触发点。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述出让你涌出真情的细节。这样既是真实又是自然的,让自己感动,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例文: 今天,真好小时候,爸爸问我:“你觉得爸爸会爱你多久?”我回答:“永远。”爸爸一笑而过。伴随着爸爸的爱,我长大了……“爸爸,我上学去了。”“等一下,带包饼干,下午会饿的。”这是我早上的必修课,我这个人总是丢三落四,所以有爸爸在身边,真好! 伴随着爸爸的爱,我到了初三……“老爸,我回来了。”“把书包放下,洗下手,过来吃饭了,爸爸我炒了你最爱吃的番茄炒鸡蛋。”洗完了手刚一坐下,一碗香喷喷的饭就端在眼前,有老爸在,真好。“慢点吃,别烫着。”“噢!”晚上,我坐在书桌前努力拼搏。“咚咚”,爸爸小心翼翼地走进来问我喝咖啡要放几勺糖,我来不及回答不耐烦地说:“两勺吧!”又“咚咚”他端着一杯热咖啡走了进来。他只是把咖啡轻轻地放在桌上,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雾气?眼泪?我的眼眶湿润了。我在心中默念:“老爸,今天有你,真好!”父亲的爱伴随我成长,父亲的爱更是我今天拼搏的动力,让我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充满了老爸的爱的今天,真好! 点评:此文语言文字不算老练,但是真挚自然,尤其是他抓住老爸的一句句唠叨,特别是那一杯热咖啡作为感情的触发点,不仅感动了他本人,更感动了读者。情真意切,毫不矫饰,读来让人舒服自然。二、抓住事理的感悟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和启迪。抓住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
走出“矫情”,还原“本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