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Scienc '(3):654 一656
评述基于认知加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王永德玲冰
(安徽大学中文系,合肥,230039)
摘要认知加工研究范式是第二语言习得内在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代表第二语言习得向计量研究发
展的方向。这一范式注重研究习得动态过程,不仅关注学习者习得什么和为什么能习得,更关注学习者是怎样掌
握目标语规则的过程。除了计量研究特点外,该范式还从语言本体研究范式合理吸收了有关理论和方法,这些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认知加工研究范式第二语言习得标识任称
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本体研究范式关注学习者习
1 引言
得的是什么语言知识,并试图用“语言能力”对为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仅要研究学习者习得的是么能够习得进行解释,而不在于研究习得的过程。
什么和为什么能够习得,还要解释和描述具体习得该范式下的理论用“语言类型”、“普遍语法”等概念
过程。这方面的研究既要涉及第二语言本体的研来讨论第二语言习得现象。这种研究范式又可以分
究,更要研究已经具有母语语言规则的学习者对第两个亚类:语言类型学研究方式和普遍语法理论研
二语言规则的认知过程,即学习者是怎样把目标语究方式。
(即第二语言)新规则纳人已有的规则系统。语言类型学研究方式以描写为特征,通过对比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在因素(internafactors; 母语和目标语异同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现象。该理
E llis,1994)主要包括语言迁移、对目标语的认知和论主要通过对语言项目的标记程度分析,研究不同
语言普遍性规则等影响学习者习得目标语的若干方语言像似性,以确认语言类型的普遍性(T ypological
面川,这些方面的探索实际上是对第二语言习得内 U niversals)Croft(1990)认为在某个语言中判断某
在机制的研究。上述方面的研究应该是第二语言程度有三个标准[[ 2l:即结构上出现
得研究的核心,是理解学习者怎样习得第二语言过某种结构形式、聚合上变化方式少(如英语第三人
程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 称:hshivthey)和频率上出现低的为有标记
对于学习者来说,要习得的目标语特征、目标语项,与之相对的为无标记项。第二语言习得语言类
与母语的差异和学习者对这种差异的认知方式是影型学派试图从语言类型的普遍性规律角度对第二语
响习得进程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学习者对目言习得过程进行一些可能的解释。他们认为学习者
标语的认知难易,最终决定他们对目标语的形式,标记
度。对以某种母语或某个类型母语的学习者习得某对习得有重要影响。对于这一观点,不少研究和观
目标语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以该目标语为第二语言察发现,基于某一语言的标记程度只能作为一个基
习得现象的共性研究,这种研究能够揭示以某目标本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顺序进行预测,而不能对习
语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对于之后以该目标得过程的全部现象作出解释。
语为第二语言习得时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有指导作 C hom sky(1981)的普遍语法理论[3]把语言规则
用。
评述基于认知加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