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常用化疗方案之铂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五科徐延昭胸外科是以诊治食管、肺、纵隔良恶性疾病为主的学科。对于胸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如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所用的化疗方案中一般都包含有铂类。常用的铂类有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等。第一代铂类:顺铂顺铂(cisplatin。DDP):顺铂于1969年发现具有抗癌活性,1978年投入美国市场。顺铂此作用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癌症治疗药物中,顺铂在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骨肉瘤等18种癌症中被推荐为首选药物。此外,顺铂在许多癌症的治疗中还可用做次选药物。作用机制:顺铂为铂的金属络合物,主要作用靶点为DNA,形成DDP-DNA复合物,阻止复制和转录,导致细胞凋亡;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富含G的RAN结合,阻止其逆转录。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此作用决定了其抗癌作用强、活性高。特点之优点:1、其抗癌作用强、抗癌活性高。2、毒性谱与其它药物有所不同,易于其它抗癌药配伍。3、与其它抗癌药物少有交叉耐药,利于临床联合用药。4、具有较广的抗癌谱。特点之缺点:1、较多的毒副反应。2、对某些瘤细胞活性较低,如乳腺癌、结肠癌。3、易产生耐药性。4、水溶性小,在体内不易代谢,需水化。毒副作用: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包括:肾毒性、神经毒性、耳毒性、消化道毒性和骨髓抑制,由于顺铂抗肿瘤效应取决于药物的浓度,即短时间内每次给药的浓度越高则疗效越好,然而大剂量顺铂的抗肿瘤效果越好,其副作用也就越大。因此,化疗前后大量水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毒副作用。第二代铂类:卡铂、奈达铂卡铂卡铂(CBP)是美国施贵宝公司、英国癌症研究所以及JohnsonMatthey公司合作开发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CBP于1986年最先在美国上市,后又在欧洲、日本等地上市,而我国却于1990年才成功开发。由于其副作用小,疗效和顺铂差不多,因此在西方国家中迅速被市场认同,每年呈递增趋势,用量很快超过顺铂。
胸外科化疗常用方案之铂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