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概念公式复习一 姓名 (二上102—107),最常用的工具是 。 ,用符号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千米= 米;1分米= 米,1厘米= 米;1毫米=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 地球的半径:6400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s),它的常用单位有 , 。1h= min= (二上108—117):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的物体):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1米/秒= 千米/: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 和 。 声现象(二上1—16):由物体的 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 传播。 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与发声体的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跟发声体的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减弱;(2)在 中减弱;(3)在 处减弱。、(二上54---73):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将光分解成红、 、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 、 ;颜料的三原色: 、 、 。:热效应,应用:取暖、摇控、探测、: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是沿 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是 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角等于 角。(注: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1)像与物体大小 (2)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二上82-----99):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光从空气 入水或其他介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