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第一章第一节X线成像课程重点1,X线成像基本原理X线4特性1)穿透性(名解)是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名解)是透视检查的基础3)感光效应(名解)物质基础卤化银是X线摄影的基础4)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到达荧幕或胶片上的X线量出现差异。2,X线设备X线是X线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靶面时产生的。具体产生的过程,1%以下的能量转换为X线,99%以上转换为热能。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显示各种血管病变,狭窄,阻塞,血管畸形,肿瘤等。4,X线检查技术1),普通检查2),特殊检查软线摄影适应于乳腺摄影。3),造影检查造影检查是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对比剂分高密度与低密度对比剂两类。高密度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低密度对比剂为气体,已少用。碘剂分为有机碘和无机碘两类,后者基本不用。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分为:1,离子型,高渗,毒副反应较多。2,非离子型,低渗,毒副反应少。造影方法:直接引入间接引入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1,ct基本原理螺旋CT基本单位体素2,ct成像特点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不同灰阶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这些像素反应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标准。定量测量。CT有高的密度分辨力3,图像后处理技术CTA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可立体的显示血管影像,如脑血管、肾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和肢体血管等。超声磁共振成像一、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RF)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二、MRI图像特点1、多参数灰阶成像(T1WI、T2WI、PDWI)CT图像,其灰度反映的是组织密度,而MRI的图像主要反映的是弛豫时间T1与T2的长短和质子密度的差别在表述上,不论哪一种加权相,白影都表示高信号,黑影表示低信号T1短、信号高,图像白;T1长、信号低、图像黑T2短、信号低,图像黑;T2长、信号高、图像白短T1和长T2表达白影,长T1和短T2表达黑影。2、多方位断层成像(TSC)3、流空效应(名解):对一个层面施加900脉冲时,层面内已受到激励的、快速流动的液体,在接收信号时,已离开了受检层面,从而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4、MRI对比增强效应5、伪彩色的功能图象三、MRI检查技术内容成像技术包括:选择脉冲序列、增强扫描、MR血管成像技术(MRA)、MR电影成像技术、MR水成像技术、MR功能成像技术(fMRI)四、MRI图像的解读1、中枢神经系统(颅脑)MRA可不用造影剂显示脑血管。但CT对脑出血和钙化较敏感2、胸部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定性也极有帮助。肺部病变的显示能力不如CT五、与CT比较的优势和劣势优点缺点1没有电离辐射②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和各种斜面图像。③没有CT图像中那些伪影。④比CT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更早期发现病变。⑤不需注射造影剂可使心腔和血管腔显影。①空间分辨率较差。②价格昂贵。③对体内金属起搏器、金属异物易产生“导弹效应”,属检查禁忌。④扫描所需的时间较长。⑤对于肺部、钙化灶和骨骼病灶的显示有局限性。六、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municationsystem,PACS):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电离效应均是X线摄影的基础(),密度低的组织在X线片中呈黑影()()()。()()AMRI反映组织信号强度的不同或T1值与T2值的差异BMRI信号强度的变化构成组织之间图像明暗的对比CMRI是多参数成像DT1WI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T2WI对显示病变组织较好ET1WI对显示病变组织较好,,在T2WI信号。4×5×6A7D8×(一)X线检查(首选)特点:使骨关节清楚显影注意:①任何部位都要摄正侧位像②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至少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③两侧对称骨关节,拍摄对照(二)CT检查①盆骨,脊柱,颌面部首选CT②
医学影像学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