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价值观念正趋于分化的个体与社群能否达成一种理性的价值共识。虽然民生新闻关注的是平凡的百姓生活,但它体现的是最广泛最具体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民生新闻正确反映不同方面的利益,在提供多种声音良性互动平台的同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观众的引导,就能体现对道德伦理的弘扬、扶助弱小的呼吁,彰显人文关怀,就能促进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协调,形成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和谐社会关系。三、民生新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民生新闻“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新闻观念的一种颠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媒体由于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将自认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时刻注意用正确的成熟的政治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媒介本位的思想使媒体不屑关注市井平民之事,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背离了新闻服务受众的基本规律。而民生新闻正是这样正式地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虽然民生新闻关注的平凡人家的家长里短,但它的背后却蕴涵着对道德伦理的弘扬、人情风俗的展现、扶助弱小的呼吁,彰显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民间关怀。民生新闻反映的问题发生在市民身边,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一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纷纷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民生新闻“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可以说民生新闻其回归新闻本位,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使其重新焕发新闻魅力的主要因素。民生新闻中的“民生”取义于“人民的生计”与“国计”相联,民生新闻勇于监督和揭露的问题是百姓关注的问题,它充分调动了社会公众的公议威力,促使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有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对这些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新闻报道要做出理性的判断,理性地报道和解释,在呼吁社会关注的同时,理顺社会的情绪,强调社会的进步方向,给社会以信心。民生新闻之所以在兴起之时就能成为观众的焦点,称为掀起了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是因为它既为百姓服务,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保障了百姓的权力,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它与“人民生计”和“国计”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它的“以人为本”社会价值取向。电视传媒要聚焦普通群众杨春明(齐齐哈尔电视台,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9—2234(2OO8)O1一O156一O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我们的电视媒体理应聚焦普通群众,反映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最深刻的心灵呼唤,体现时代发展方向,156一唱响社会进步的主旋律。然而,电视传媒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定问题,亟须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予以解决。置身于当下的电视媒体,人们常常感到风生水起,好不热闹,特别是一些文艺、休闲、娱乐类节目更令人眼花缭乱。是“帝王戏”充斥荧屏。近年来,“帝王戏”泛滥,已成众矢之的。拍完皇帝拍后妃,拍完清朝拍汉朝,拍完汉朝拍明朝,拍完正史拍戏说,你方唱罢我登场。每晚黄金时段随便拿遥控器按一圈,少说也能碰见三五个皇上、娘娘、格格。这几年电视荧屏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版本的勾践、四个朱元璋、五个康熙。二是
电视传媒要聚焦普通群众.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