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环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面千斤着法成。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这首歌诀所说的发落点即着力点,对方劲力着于我身上的部位称为落点。先要通过移动、转动或者滚动缠绕使此落点落空,然后再以此落点打击对方,称为发点。发点即落点,能利用对方的落点作为发放对方的发点,就是掌握环中法的关键。通过听劲来充分地了解对方的劲力,其途径原则有二:一方面是尽量增长对方劲力的作用过程;一方面又要尽量增加自己对于劲力的敏感程度。太极拳法规定,采取用意不力的原则,是以增加对劲力的敏感;而采用圆弧运动,是以增长此过程;并用圆弧向直线的转化,以此来完成由防御向进攻的转变。太极拳术中所谓的灵活,指的是人体的转动和滚动,以及凹凸的虚实变化。转动和滚动也是圆弧运动,使对方的着力点沿着圆弧轨迹转移;凹凸变化实际是直线运动,使对方着力点作直线进退。无论是前者,还是向者,都是针对具体情况,使对方进攻的劲力落空,并破坏其预定的计划方案。从而,遇劲即化、或转滚、缠绕、或进退,不为敌力所困才是真正的灵活。优其是传统的陈式太极拳法螺旋碾转,顺逆缠丝,先用顺缠转动以化敌劲,再以逆缠转动来击敌。记住掤、捋、挤、按必须要以腰脊、丹田为轴为核心的转动:采、挒、肘、靠则不仅用腰,还要结合步法的虚实转换来完成各种转动。如对方用大力来推我时,只要着力点不落在通过重心的中轴线上,就可以用腰转动,来化解对方的劲力而保持自己的平衡。由于我腰身的转动,着力点就会随着对方的劲力在空间内位移,就不能直接作用于我的重心上。于是我用小力转移其大力,着力的点位移,能使对方劲力落空,身体腾虚。我则根据其运动规律,由防御转入进攻,向对方身体施力击打对方。这就是“引进落空合即出”的运用之精义。缠绕滚动同样也是圆弧化劲,只要顺着敌劲缠绕滚动,就能作到“擎起彼身借彼力”的效果。如对方用大力推我手臂时,我就用相应的肩、肘、腕关节为轴,顺应敌力作缠绕滚卷,使其着力点的位置改变。这时,对方的着力点落空,其身体则会依惯性定律继续前行,失去重心。因此,我只要有节奏地作反向逆缠的滚卷,就能使对方受到打击,或者发放出去。顺缠为合,逆缠为开。另外,着力点的改变,除了利用圆弧的变化外,还可以直线的变化,也就是说指形象上为直线的圆弧变化。此种应用主要是对方的着力点在我重心的垂直线上时,先要含胸拔背,沉腰坐胯,使其着力点微向后移,卸去来劲,随即进攻。其实,在重心垂直线以外的作用力,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这种直线往复的变化,都是在圆弧运动的基础上,由舒展缓慢而逐渐紧凑迅猛得到的。因此我们知道,只要对方的劲力挨到我的身体,我身体上的受力部分,由其是腰胯部分,就应随其速度作圆运动,或左右水平旋转,或上下的垂直滚卷碾转,主要是先顺其劲力以接住对方的劲力,随后转移其着力点与作用方向,同时蓄劲待发,只要对方重心失去其正常位置,脚跟离地,即可发放。这种太极手法达到熟练程度时,就能够在对方劲力将发未发之际,使我的劲力突然爆发,可将对方如球弹放出去。这一动作看好象直线,实际上仍是圆弧,否则就是顶撞对方,而不能使其着落点转移落空。但是,由于圆弧和直线之间的转化,接筍无迹,既能快速的先发制人,又能使对方无法窥测我转化的时机。这种高深莫测境界的获得,必须是在长期的听劲和懂劲训练中,熟练地掌握动作和劲力的特点与规律,准确的
乱 环 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