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原市农村公路建设推广砌砖路面的可行性报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努力实现“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目标一、概述松原市辖四县一区(扶余县、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和宁江区),其中长岭、乾安属省级贫困县,扶余、前郭和宁江属农业县区,地方财力薄弱。松原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中部,面积22034平方公里,属平原地区,辖区范围内缺石少砂。由于缺少筑路材料,主要筑路材料(沥青、石料等)都要外进,公路建设投资大、造价高(一般每公里造价约35—40万元),致使我市公路建设、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缓慢。截止2006年末,()公里,,%,在晴雨通车里程中油(水泥),%;()公里,%。全市共有行政村1125个,其中:已通油(水泥)路543个,已通红砖路241个,还有341个行政村没有实现晴雨通车。通过近几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实践可以看出,建设资金是制约我市农村公路发展的关键,由于松原地区缺少筑路材料,加上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多,任务重,在修建油(水泥)路路面工程造价过高,地方无法承担配套资金的情况下,红砖路面的推广应用逐步走上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舞台。红砖路面作为一种路面型式在我市建设已从1996年开始实施,到2006年,,目前该路面型式还没有正式被纳入交通行业规范之中。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市农村公路晴雨通车率较低,红砖路在晴雨通车里程中占据的比重较大(%)。我市农村公路路况差、等级低、泥泞不堪现象普遍存在。要想使农民走出泥泞,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加快红砖路建设是解决我市农村公路晴雨通车的一条重要途径。二、红砖路的特点红砖路面除平整度差、防噪音、防水能力差等不足外,作为农村公路简易路面,具有以下优点:1、红砖路建设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红砖)降低工程成本,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比较适合我市现有经济状况;2、红砖路施工工艺简单,不需要专业队伍施工。施工时两侧挂线摆立砖,中间摆90度的人字砖,而后在立砖表面撒铺砂土,使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密实,即可通车使用;3、气候等自然条件对红砖路面施工影响不大,可适当延长红砖路面的施工工期;4、红砖路养护成本低,路面养护简单。红砖路属于一种松散的半刚性路面,出现红砖破损或坑槽、沉陷等病害可随时更换红砖,与油(水泥)路相比节约了很多大中修养护费用,且养护方便;5、红砖路面层有一定的抗磨损能力,在现有农村公路交通量情况下,通过已修砖路的实践验证,红砖路面的使用寿命在8-10年之间,不低于薄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6、红砖路抗翻浆、冻裂能力强;7、红砖路拉动内需大。红砖路建设使砖厂的砖产销量大幅提高,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更主要的是随着路的畅通为地方农副产品拓宽了销路。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红砖路面的使用状况,可利用原来砖路的石灰土基层逐步将红砖路改造成水泥路。三、红砖路面的建设标准1、设计速度20KM/h2、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路肩宽度不小于2×;3、圆曲线最小半径30米;4、路线最大纵坡不大于8%;5、路堤边坡坡度1:,路堑边坡坡度1:-;6、路基压实度≥94%;
加快建设红红砖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