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知识匮乏困扰今日父母据《知心姐姐》杂志社对北京、石家庄、宁波、成都四个城市的1350名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平均每3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在教育孩子上感到困惑或苦恼。调查反映了家长在家庭教育知识方面的贫乏。中国很多家长家庭教育多是“情感式+经验式”。家长们还很缺乏从更专业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案的意识。现在关于家庭教育的电视节目、报刊、咨询热线、专家报告会都很多,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弥补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要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同样需要学。二、家庭教育缺位导致5+2=0对不少孩子而言,5天学校的德育成果还来不及巩固,就可能在周末的两天中因受外来不良影响而消失殆尽。5+2=0产生此现象的共性因素之一是“情感失衡”,这是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造成的。更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位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缺陷。家长整天酗酒打麻将却要求孩子出人头地网络功能利用单一让学校教育成果功亏一篑现今中小学生利用网络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而不是学习。大众媒体、社区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都不可低估,只有当这些影响和学校的影响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才能逐步实现5+2>7的理想教育境界。三、“四重四轻”凸显家庭教育新课题家庭教育出现“四重四轻”现象:重视智力因素,轻视非智力因素;趋向急功近利,忽视儿童个性发展;注重知识学习,忽视品德能力培养;重视物质营养,轻视体育锻炼等现象。四、家庭教育“被学业化”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家长们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业。其中,不少家长更是将辅导孩子做作业,视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但内容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业上,普遍缺乏对孩子身心健康、生活习惯、交友情况等方面的关注和教育。许多家长充当了“助教”和孩子学习的“拐杖”。他们忽略的,恰恰是教孩子做人、做事这些最基本的内容。这是家长角色的“错位”。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是家庭有效教育资源的浪费,往往事倍功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非主要来自学业压力。一个孩子的失败,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其次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的错位,很可能造成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偏离社会需求。家庭教育学业化还可能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的错位,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是家长们不得已而为之。但家长们要认识到这个弊端,及时做出调整。同时,学校和教师也不应把教学压力转嫁给家长,而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专家指出,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对孩子进行道德、人格教育,过多掺入学业内容是扬短避长。五、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压力过大、挑战多多今天的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是非常困难的父母,他们在教育孩子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时候他们是十分无奈的,压力是超负荷的,经常孤立无援。另有专家认为“只生一个好”的独生子女政策让父母们承担了巨大的养育成本,不仅是经济投入,更重要的是心理投入。这让父母压力过大。1、家庭教育只有医生没有护士2、代沟下移又成为父母新的无奈3、电视的冲击,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4、中国的招生制度一直“以分数论英雄”5、对婚姻关系变动的无奈6、孩子的性早熟给家长带来许多压力7、“陌生人社会”也给家长教育提出了挑战专家建议,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苛责,而应该
对当下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主要问题的梳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