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7课解放战争《时代》1945年9月3日封面:八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美国——蒋介石——共产党——全民主,准备武装斗争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思考:抗战胜利后的民主而斗争原因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蒋介石的阴谋。结果:签署《双十协定》思考:重庆谈判有何历史意义?意义:①中诚意,赢得民心。②共产党在国统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建国方针,如果发动内战,()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二、解放战争1、战略防御(—)2、战略反攻(—1948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4、胜利阶段(1)(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3)追歼残敌(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8月,西北解放军在沙家店等战役中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5月,我军歼灭了敌整编74师共3万余人,击毙师长张灵甫。右图是参加孟良崮战役的华东野战军的战士。战略反攻的有利条件军事上:粉碎了敌人全面进攻,同时在两翼(陕北、山东)有效的牵制了敌军,敌人中原防御相对薄弱。经济上:进行了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扩充了实力,后方巩固。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大别山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武汉南京“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就必然的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战略反攻的意义:

第1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2.20 MB
  • 时间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