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冬种甜玉米鲜苞产量的影响一、试验的目的意义近年来广西冬季农业方兴未艾,冬种甜玉米由于鲜苞在“五·一”节前收获,弥补了市场蔬果淡季,具有较好的经济收益。但鉴于以收获鲜苞为主的甜玉米比收获籽粒的普通玉米在植株高度、全生育期、生长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而大部分地区却仍采用普通玉米的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甜玉米鲜苞产量,影响了冬种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甜玉米种植密度安排上,对低温条件下植株生长缓慢、株高降低等特点下的适宜密度尚未有充分的研究。本试验拟通过对鲜苞甜玉米的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以期寻找到冬种甜玉米的最适种植密度,为进一步提高甜玉米鲜苞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提供依据。二、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将于1999-2000年秋冬季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坦,土壤为轻黏土,田块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收获后耕翻晒田。三、试验方案供试品种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育成的超甜43号甜玉米,试验共设置5个不同的密度(处理),分别是①57000株/hm2();②61500株/hm2();③66000株/hm2();④70500株/hm2();⑤75000株/hm2()。试验不设对照。四、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六行区。田间环境规划详见附图。五、主要栽培管理措施试验于1999年11月中旬播种,双行单株种植,,,起畦种植,基肥以土杂肥为主,混施复合肥525kg/hm2,播后覆盖地膜。拔节前追施磷肥300~450kg/hm2、钾肥75~150kg/hm2,并结合中耕培土。孕穗期追施钾肥75~150kg/hm2及尿素75~150kg/hm2。六、观察记载项目主要观察调查冬种甜玉米各生育时期,测量株高、穗位及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收获时以小区为单位累计各小区鲜苞产量并进行
田间实验验计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