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处长谈装备】谈谈新形势下的教育技术装备绵阳市教育技术装备处吴明友关于教育技术装备,业界的定义很多,概括起来是指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辅助手段和物质条件,是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器材、设施、场所及其配置过程的总称。它包括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各学科的仪器、药品、实验设备、图书等装备,还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劳技、通用技术等方面的器材。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更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装备也由此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随着全国教育工作会的召开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刚要》)的颁布实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对技术装备战线同志们的一次严峻考验。一、面对新机遇,教育技术装备需要价值回归再定位。1、没有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技术装备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要有物质基础,现代教育更需要现代化的教育装备。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保障措施之一,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教育技术装备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实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纲要》在2010至2012年实施的10个重大项目中,“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两个项目直接与教育技术装备有关。可见教育技术装备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没有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2、教育技术装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当代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下许多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挤占学校的功能用房,不重视教育设施设备的配备和使用,黑板上画实验、考试背实验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动手和实践。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也许就在这里。教育技术装备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配套的教育装备和教育资源,可以改变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背的教学模式,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3、教育均衡与公平离不开教育技术装备。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其内容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
装备处长谈装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