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颓废美的道德性——波德莱尔的文化道德观解读.pdf.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27卷总第157期2008年第1期2008年2月出版攀登(双月刊)Ascent(Bimonthly):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1—5647(2OO8)O1一O132一O3论颓废美的道德性波德莱尔的文化道德观解读刘辉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摘要:颓废美以丑恶为美的原则不仅在美学上有别于传统的美学理念,在道德上也有悖于传统的道德观念。由颓废美表现出来的颓废道德观也很难为众人所接受。如果我们从文化道德的角度而不是从实践道德的方面去审视颓废美的道德性,就能发现其存在的真实性、丰富性和现代性的特性,颓废美的道德观因之而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关键词:波德莱尔;文化道德观;真实性;丰富性;现代性颓废美是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在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想中表现出来的颓废主义美学倾向。颓废美的美学原则是以丑为美,以恶为美,以快感为美。它与西方传统美学的以美为美,以善为美,以美感为美的原则是完全相悖的。文学不仅与美学观念有着直接的联系,也与道德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传统美学认为,真善美是统一的,美与善的联姻才有美的内容,美不能与丑恶为伍。从传统的美学观和道德观来看,颓废美表现出来的道德性就是属于不道德的颓废道德。因此,颓废美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和欧洲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即便在今天的中国也不能为众人所承认。他们认为,丑恶的东西不可能有美可言,以丑恶为美表现出来的是道德上的弊病。本文只从文化道德的角度来审视颓废美与道德的关系,以说明颓废美的道德观念。首先需要解答的一个问题是,道德上的善和恶能否决定美学价值?或问,道德因素能否代替美学因素?波德莱尔是这样解答的:“某一首诗是美的和正派的,但是它并非因为正派才美。某一首诗是美的和不正派的,但它的美并非来自它的不道德,更准确地说,美的东西并不比不正派更正派。??诗人们,如果你们想事先担负一种道德目的,你们将大大减弱你们的诗的力量。”口]美与不美并不决定于道德上的善与恶,美来自于自身的价值,是无目的合目的。正如自然界属于认知的世界一样,道德领域属于一个信仰的世界。它们都不能单独构成一个审美的世界,自然科学和伦理学都不能代替美学。“那个真善美不可分离的著名理论不过是现代哲学胡说的臆造罢了(真是一种奇怪的传染病,大家都用莫名其妙的语言说明那些荒唐的念头!)。”[23波德莱尔的意思是说,美不是来源于真和善。如果真善美是统一的,那么,假恶只有与丑统一在一起了,丑恶的东西必然没有美可言了,这种说法不符合美学的实际。美虽然不以道德为目的,但美脱离不了与道德的联系,即使以丑恶为美,也要涉及到恶的道德性。文学领域不可能是真空地带,纯粹美在文学中是不存在的。波德莱尔也认为文学不能脱离道德因素而存在。他说:“请听明白,我不是说诗不淳化风俗,也不是说它最终的结果不是将人提高到庸俗的利害之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显然是荒谬的。我是说如果诗人追求一种道德目的,他就减弱了诗的力量;说他的作品拙劣,亦不冒昧。诗不能等于科学和道德,,[引。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文学与道德有关系(虽然不是目的关系),为何,波德莱尔选择了丑恶而不是美善来进行文学创作?丑恶的道德性在他的诗歌中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地位呢?[收稿日期]2OO7—12—27[作者简

论颓废美的道德性——波德莱尔的文化道德观解读.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