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孙子兵法》中的伦理思想.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管子学刊 2000 年第 I 期
军事哲学
略论《孙子兵法》中的伦理思想
纪光欣
(石油大学社会科学亲,山东水营 257062)
〔摘要〕孙子论兵,以“道”为先,本文从“安国”“保民”的道德价值观、“爱卒”“善卒”的人道情怀、‘德”
谬法”并用的治军策璐和“五德,为纲的将帅修养等方面探讨了‘孙子兵法乡巾的伦理思想,从而说明,正是从战争
或军事中的伦理道德向题出发,孙子才能展开他那具有无穷魅力的军小理论IG 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鲜明特
色.
〔关俄词」兵法; 伦理; 道德r 道
r * RR 4 4b ,0 E R9 2 II R 1 亨" N 1 4 $ ft n 1 0 02 - 3 8 2 (2 00 0 0 1- 00 47 - 0 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著作,在它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理论体系
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战略战术思想,而且体现着明确的道德观念,包括着深刻的伦理
思想。可以说,正是从战争或军事中墓本的伦理道德问题出发,孙子才能展开他那具有
无穷魅力和持久影响的军事理论体系。
1 . 孙子论兵,以“道”为先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狼烟四起,孙子深知战争对于国家安危、百
姓祸福的极端重要性。K孙子兵法》开篇就明确指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
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 计篇》。以下引文,只注篇名) 但是,孙子研究军
事向题和战争规律,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有关战争的战略战术法则,如诡道、用间、九
变、火攻等,而是首先“谋道”,即从根本性的伦理道德问题着眼,充分考虑战争的正义
性和道义原则,考虑治军实践中的道德合理性“道刀或“仁”是孙子论兵的适德出发点
和最终归宿。具体地说,“兵者,国之大事”的省察是基子一种爱国爱民的道德意识:
“五事”“七计”均以“道”为首的认识,也是一种道德意识; “爱卒”“善卒”的人道思
想,“文武”兼备的治军策略,“五德”为纲的将帅道德修养等,都体现了军事伦理的鲜
明特征。这里的“道”,当然包括政治主张、战略方针、道德、道义等多重含义,但其核
心内容则是: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计篇》),主要是伦理道德方面的含义。所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J7义的战争,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有战争,能够得到广泛的
拥护和各方面的支持,才能聚集各方面的力量取得战争的胜利,即“_仁下同欲者胜”
( 《计篇》)。所Vu ,孙子提出的“重战”、“慎战”、“用",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
兵”、“兵不顿而利可全”、“必以全争刁:天下”等战略战术原则,对国君、将帅和士兵提
出的不同的道德要求等,无不体现出以“道”为首、以“仁”为本的伦理观念。如用间
[收稿日期〕1999- 10- 15
〔作者简介〕纪光欣(1966- ). 男石油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哲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传统文化与企业
文化
万方数据
问题,在孙子看来,任何战争都需要“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 日
费千金”( 《用问篇》)。“用问”因为可以减少物质财富的消耗和人员的伤亡而成为重要
的战术原则。相反,不懂得“用问”,不知敌倩,单纯依靠战场上的拼杀或实力较量,就
违反了“仁”的原则。孙子

略论《孙子兵法》中的伦理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